“一老一小”,关乎民生、连接民心。根据统计公报数据显示,近年来南宁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超150万,老龄化率达18%以上;0—14岁儿童超180万,占全市人口20%以上。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不仅牵动着亿万家庭,也对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南宁市医保部门积极主动将老年人、儿童医疗保障工作纳入重点工作清单,着眼于扩参保、保待遇、重护理、优服务、强宣传,实现老年人病有所医,保障儿童健康茁壮成长,为“一老一小”筑牢健康守护网。
一、扩字当头,全力拓展参保版图
南宁市医保部门结合户籍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掌握老年人、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参保状态,建立未参保人员信息台账,为参保动员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推出线上家属代办、社区村委专人指导办等服务,为老年人、儿童提供便捷高效的参保缴费方式;积极宣传“一老一小”医保参保流程、报销待遇等内容,提高群众知晓度,增强参保意识。截至2025年6月底,全市109.15万60周岁以上老年人、139.86万名0-14岁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老年人、儿童医疗保障广覆盖,促进家庭社会和谐稳定。
二、保障为本,持续夯实待遇根基
以“提、拓、保”为发力点,多维筑牢待遇保障根基,织密老年人、儿童健康保护网。一是“提”高医保待遇保障水平,2025年职工医保(含职工大额医疗费用统筹)和居民医保(含居民大病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至98.64万元和74.77万元,较2024年分别提高2.37%和1.29%。二是“拓”宽职工医保个账共济使用范围,可代支包括老年人、儿童在内的家庭成员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个人负担的医药费用,减轻医疗负担,有效发挥医保共济效能。三是强化用药“保”障,充分保障老年人、儿童门诊、住院等基本用药需求,并将多种儿童罕见病用药和老年人治疗用药纳入单列门诊统筹支付范围,对老年人、儿童使用的部分谈判药品实行可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购药的“双通道”管理,切实增强老年人、儿童中特殊群体的用药可及性。
三、护理为要,用心打造长护防线
作为全国第二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南宁市医保部门以国家扩大长护险制度覆盖面为契机,聚焦失能老年人刚性需求,将“老有所护”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目标,从职工医保参保人群起步,优先保障失能老年人,为其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相关医疗护理服务或资金保障。建立“生活照护服务+医疗护理服务+支持性器具服务”三重服务保障机制,设置86项服务项目,推动护理服务人员100%持证上岗,全面提升服务能力,保障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质量,有效解决“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问题,为老年人的健康打造坚实防线。
四、优化服务,全面提升经办效能
南宁市医保部门将“敬老爱幼”融入日常经办工作,不断提升医保经办服务水平,实现“经办快捷、服务升级、群众满意”。推行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持续实行新生儿预参保登记制度和推进“新生儿出生即入户”事项联办,实现新生儿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直接结算,缓解家庭垫付压力。2024年1月至今,全市共有2.72万名新生儿办理“新生儿预参保登记”或通过“出生即入户”平台办理新生儿参保登记;新生儿院端直接结算1.56万人次;升级适老化服务,在医保经办大厅设置“长者无忧窗口”,配备引导员为老年人提供现场咨询和指引服务,提供老花镜、冷热饮用水、冬日暖垫等设备设施;在“南宁医保”公众号上线适合老年人阅读的“大字版”,不断增强老年办事群众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五、强化宣传,推动政策深入人心
南宁市医保部门积极构建以网站、公众号、APP等为主体的宣传矩阵,打造服务“一老一小”多维度“宣传窗口”。在内容定制方面:在“南宁医保”微信公众号开设“邕有长护”和“儿童友好”专栏,为老年人、儿童“量身定制”专属推文,聚焦“长护险失能评估申请”“新生儿预登记”“学生参保缴费”等内容,全方位、全流程讲解老年人、儿童医保政策;在节点联动方面:结合“开学季”“儿童节”“暑期季”等时间节点,推出《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至各单位、院校及托幼机构;在服务下沉方面:联合税务、人社等部门及定点医药机构开展医保“五进”活动,组织政策强、业务精的工作人员下沉至各企事业单位、村(社区)进行政策宣传,让政策惠及万家,真正做到医保宣传“面对面”,政策解读“零距离”,为老年人、儿童的健康权益保驾护航。
作者 | 南宁市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
来源 | 中国医疗保险
编辑 | 符媚茹 吴晗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