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踏实努力、坚韧顽强,在工作和家庭中都是主心骨,同事和家人眼中的他们就是天生的“超人”。然而,坚强的背后,他们却也十分“脆弱”。这让很多人感到不解,这么坚强的人也会抑郁吗?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专家科普:这样的人群还真的不少,如果有一天你身边人向你发出“求救”的信号,请多一份倾听、多一份重视、多一份信任。
中年男人的眼泪:
原来硬汉也有撑不住的时候
46岁的于先生(化名)近半年,总是疲惫不堪,甚至总在深夜里偷偷抹眼泪。由于工作变动,很难快速适应,家里更是一堆需要操心的事:父母身体欠佳、孩子成绩忽上忽下。这使得于先生总是感觉自己反应慢半拍,大脑像生锈了一样,晚上躺在床上浑身乏力,手心脚心却一个劲儿冒冷汗,好不容易睡着也会被莫名的惊醒。某次和妻子聊起“最近太累了”,话没说完眼泪就掉了下来,他慌忙转过头,觉得“太没出息了”。家人硬拉着他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也建议他去精神心理科看看。
在走进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门诊时,于先生还在认为:“我就是压力大点,没到要看‘精神科’的地步。”医生听完他的经历,给其做了心理测评显示中度抑郁。“根据测评结果和症状表现,需要系统的药物和心理治疗进行干预。” 专家说道。
情绪藏在身体里
这些表现要留意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赵玉林副主任介绍,很多抑郁症不是完全把情绪写在脸上,很多患者看上去很积极乐观,但心理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那么,如何关注并发现有没有抑郁症状呢?专家表示,以下这些表现要留意:
1.抑郁心境或悲伤,对于曾经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或愉悦,难以集中注意力。
2.突然或近期体重增加或体重减轻或食欲改变。
3.失眠或嗜睡。
4.持续的莫名乏力、头痛、肠胃不适、全身游走性疼痛,甚至严重到动作迟缓、沉默少语(木僵状态)。
5.疲乏或失去能量,感到生活无价值或内疚。
6.突如其来的心慌、窒息感、濒死感。
7.总担心自己得了重病,即使检查结果正常也无法安心。
8.经常想到死亡或自杀,计划自杀或企图自杀。
专家支招:
遇到心理困扰该如何应对?
面对心理困境,赵玉林给出了专业建议:
破除病耻感:心理疾病跟其他躯体疾病一样,也是由于各种原因相互作用导致的,并不是可耻的事情,更不是不道德的事。现代医学对于焦虑、抑郁等常见心理困扰,早已形成了成熟有效的治疗方案,无论是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还是物理治疗,都能为心灵提供有力的支撑。
主动寻求帮助:如果自己或亲友长期被不明原因的躯体不适困扰,或是情绪持续低落、紧张不安,一定要勇敢走进精神心理科或心理门诊。专业医生会通过全面的精神检查、心理测量量表筛查等,进行科学评估并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
科室介绍
精神心理科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盟成员单位,哈尔滨市心身医学主委单位。病房采取的是“开放式”管理模式,运用多种治疗方式:(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治疗各类精神疾病、青少年及成人心理问题、焦虑症、抑郁症、失眠症等。
专家简介
赵玉林
精神心理科副主任
学术地位及荣誉: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精神病学教学主任;
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双心学组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研究型医院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老年医学学会精神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员;
哈尔滨市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理事;
哈尔滨市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精神科专业十余年,擅长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睡眠障碍等的治疗。
医院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