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在中医里被称为 “后天之本”,是身体消化吸收营养、运化水谷的核心器官。一旦脾胃虚弱,身体的 “营养供给线” 就会出问题,各种不适也会接踵而至。很多人常把胃口差、消化不良当成小毛病,却不知这可能是脾胃虚弱发出的信号。今天,成都普济中医药研究院的杨成平主任就来详细讲讲脾胃虚弱的常见症状,帮大家早发现、早调理。
生活中,不少人经常被 “没胃口”“吃点就胀”“拉肚子” 等问题困扰,尤其是换季时,这些不适更是频繁出现。其实,这很可能与脾胃虚弱有关。脾胃就像家里的 “大厨”,负责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身体能利用的能量和营养,要是 “大厨” 没力气干活,身体自然就得不到足够的滋养。脾胃虚弱不是突然出现的,往往是长期不良习惯积累的结果,而它的症状也不止于胃口差和消化不良。
脾胃虚弱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消化出问题。明明到了饭点,却一点食欲都没有,勉强吃几口就觉得肚子胀得难受,甚至反酸、嗳气;吃了油腻或生冷的食物后,更是会拉肚子,大便不成形,还夹杂着没消化完的食物残渣。这是因为脾胃的运化能力下降,就像生锈的机器转不动,没法把食物彻底 “加工” 成营养,只能让未消化的食物堆积在肠胃里,引发各种不适。
总觉得浑身没劲儿,哪怕没干什么重活,也像跑了几公里一样累;早上起床后懒得动,白天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整个人提不起精神。这其实是脾胃虚弱导致的 “能量短缺”。脾胃没法正常吸收营养,身体得不到足够的 “燃料”,就像汽车没油跑不动,自然会出现乏力、精神差的情况。而且这种乏力就算休息也很难缓解,必须从调理脾胃入手才能改善。
脾胃虚弱的人,从脸色和体型上也能看出端倪。脸色往往是苍白或发黄的,没有光泽,像蒙了一层灰;嘴唇颜色偏淡,舌头边缘可能有明显的齿痕,舌苔又白又厚。体型上则有两种极端:要么是消瘦,因为营养吸收不好,吃再多也长不胖;要么是虚胖,特别是肚子部位,肉软软的,这是因为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弱,湿气在体内堆积导致的。
脾胃虚弱还会连累免疫力。因为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源头,气血不足会让身体的 “防御系统” 变弱,稍微吹点风就感冒,换季时更是容易过敏、咳嗽;而且伤口愈合也比别人慢,口腔溃疡、皮肤干燥等小问题也反复出现。这就像城墙不牢固,外面的 “敌人” 很容易攻破防线,所以调理脾胃也是在给免疫力 “加油”。
脾胃虚弱看似是小问题,但若长期忽视,会让身体逐渐 “亏空”,影响生活质量。如果发现自己有上述症状,别再硬扛,及时调整生活习惯很重要: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吃饭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平时可以多吃山药、小米、南瓜等健脾养胃的食物,也能适当按揉足三里等养生穴位。要是症状持续很久,比如长期腹泻、体重骤降,建议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通过专业调理让脾胃恢复 “战斗力”。记住,脾胃好,身体才能更硬朗,别让小毛病拖成大问题。
免责声明: 文章中所展示的图片均为人工智能生成。若这些图片存在版权问题或不适用于商业用途,我们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一经指出,将立即删除相关图片,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