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让人时常心慌心悸、气短乏力,中医调理讲究辨证选 “药”,根据不同体质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调理方法,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其实在中医里,并没有固定的 “首选药”,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搭配使用。
中医认为房颤的根源多与气血失调和心脉不畅有关。心脏需要气血滋养才能正常跳动,当气滞血瘀、心阴不足时,心跳就容易失去规律,出现房颤症状。调理时要抓住 “养心、通脉、调气血” 三个关键。
如果平时容易心慌烦躁、口干舌燥,伴有睡眠不好,多是心阴不足导致的房颤。这类情况适合用滋阴养心的药材,比如麦冬、玉竹、百合,这些都是调理心阴的好帮手。可以将麦冬和玉竹煮水,每天喝一杯,能帮助缓解心慌不适,让心神更安稳。
要是经常感觉胸闷气短、手脚发凉,房颤发作时胸口发紧,多属于气滞血瘀型。这时需要用理气活血的方法,丹参、葛根、陈皮都是不错的选择。把丹参和葛根一起煮水喝,能帮助疏通心脉,让气血运行更顺畅,减少房颤发作。
对于平时容易疲劳乏力、稍微活动就心慌加重的人,多是气血两虚引起的。这种情况要用补气养血的药材,黄芪、党参、红枣搭配起来效果很好。用黄芪和红枣煮水,或者在煲汤时加些党参,能增强身体气血,让心脏更有力量跳动。
除了药材调理,食疗也是好方法。心阴不足的人可以多吃银耳、莲子、梨;气滞血瘀的人适合吃山楂、黑木耳、洋葱;气血两虚的人要多吃山药、桂圆、瘦肉。同时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和过咸的食物,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房颤调理需要长期坚持,根据自身症状选对调理方法,配合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就能让心脏逐渐恢复平稳跳动,减少不适症状的发生。记住,适合自己体质的调理方式才是最好的 “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