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又一热射病致死案例!医生提醒:病发前半小时身体或有这些变化
创始人
2025-07-20 16:08:30
0

酷暑下的生死时速:热射病的隐形杀机

盛夏酷暑,医院急诊室里,总会出现因高温中暑而入院的患者,有人幸运逃过一劫,有人却在最后的半小时内与死神搏斗。许多人认为中暑不过是头晕冒汗的小事,殊不知,潜伏在高温背后的致命杀手——热射病,往往悄无声息地夺取生命。

不同于感冒咳嗽的循序渐进,热射病如同电路跳闸般,瞬间让身体失去控制。数据显示,其致死率高达50%以上,老年人、基础病患者和户外工作者更是高危人群中的“高危”。医学上,热射病被定义为重症中暑,是体温调节系统彻底崩溃的结果。当人体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不通风的恶劣环境中,体内热量无法有效散发,体温持续飙升,超过40℃时,身体器官如同在沸水中烹煮的螃蟹,功能迅速衰竭。

一位30岁的快递员,在高温下连续工作4小时后,起初只是感到头晕乏力、恶心,半小时后便陷入昏迷。送医时,体温已高达42℃,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不幸离世。医生惋惜地表示,如果他在最初出现预警信号时及时休息,或许就能避免悲剧。

那么,热射病发作前的半小时,身体会发出哪些求救信号呢?

第一个信号:意识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神志不清、言语错乱,甚至攻击行为,这并非简单的“中暑严重”,而是大脑已经开始受损的危险信号。

第二个信号:无汗、皮肤干燥灼热。 这与普通中暑的最大区别在于,热射病患者在高温下反而不出汗,皮肤干燥灼热,表明体温调节机制彻底失控。

第三个信号:肌肉痉挛。 肌肉如同被拉紧的橡皮筋,酸痛难忍,一动就抽筋,这代表肌肉组织因高温快速分解,释放毒素,进一步加重肾脏和心脏负担。

一旦这三个信号同时出现,留给抢救的时间通常不超过30分钟!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热射病的致死原因在于其对人体多个系统的快速破坏性打击。首先,中枢神经系统首当其冲,“中招”后出现昏迷、癫痫或脑水肿;其次,肝、肾等代谢器官因蛋白质变性、细胞坏死而迅速衰竭;最终,心肺系统衰竭,患者陷入呼吸窘迫、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的致命境地。

中医古籍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如“暑厥”、“暑风”,认为是“阳气暴脱”、“邪热内陷”,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病情突发性和严重性的认知与现代医学高度契合,印证了高温对人体的危害跨越时空,古今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热射病并非只发生在室外。近年来,不少老年人在家中突然晕倒,家属误以为是“老毛病”,延误了最佳救治时机。封闭空间中的高温积热同样危险,夏季不舍得开空调、通风不良的房屋,更是热射病的“隐形战场”。

更令人警惕的是,许多患者在发病前一两天已出现轻度中暑症状,如头痛、头晕、乏力等,但因症状较轻而被忽视。这些都是“热伤害”的前兆,如果不及时干预,症状会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

预防热射病的关键在于及早识别症状和科学降温。一旦发现有人出现上述“三个信号”,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脱去多余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必要时用冷水冲洗腋下、颈部等大血管部位,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切记,千万不要等到患者昏倒后再呼救,那时可能为时已晚。

生活中还存在一些误区。有人认为“出汗多就是排毒”,实际上,在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反而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引发抽筋、晕厥等问题;也有人喜欢喝冰水降温,这可能导致胃痉挛甚至诱发心律问题。正确的做法是小口多次饮用接近体温的温水,适量补充淡盐水。

老年人、婴幼儿、孕妇、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更应加强防护,因为他们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往往等到症状明显时已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热射病完全是可以避免的疾病。只要我们敬畏高温,重视中暑症状,将出汗和乏力视为预警信号,许多悲剧就能避免。

请记住:每一次忽视都是拿生命在赌博,每一次警觉都是对自身的救赎。

(参考文献及健康声明同原稿)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高... 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女性高潮常被夸张地表现为大声尖叫、身体剧烈颤抖,仿佛这是唯一的“标准答案”。但现实...
大暑养生关键词:清暑、祛湿、养...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22日将迎来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中医专家认为,这一时节“暑、湿、热”三邪交...
2025年河南省实验室生物安全... 本报讯(记者 杨须 通讯员 王建坡)7月17日,记者从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2025年河南省实...
帕金森病“药不能停,更要会吃”... 本文由公众‘号’【智慧抗帕家园】编辑,关注不迷路,阅读原文 帕金森病患者应当都明白,一旦被确诊,就需...
原创 被... 在你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你务必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按钮。这样不仅方便你参与讨论与分享,还能让...
痛风专家黄川云:喝杯“天然排痰... 一、痰湿与尿酸的关系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高油高糖饮食、久坐少动的习惯让许多人被 “痰湿” 缠身...
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2025年卫... 7月10日,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援疆和医改工作座谈会在乌鲁木齐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硬起来”之后很快就软了,怎么... 男人“硬气”更帅气,男人“硬起来”更有魅力,关键时候当个“硬汉”才更有自信……可有些朋友却“硬起来之...
头发干枯毛躁怎么变得柔顺光滑男... 嘿,哥们儿!咱平时是不是都有这样的烦恼,早上起来一照镜子,头发那叫一个干枯毛躁,跟枯草似的,怎么梳都...
保仕婷为何是“哪些紧急避孕药品... 引言:科学认知紧急避孕 在生活中,当常规避孕措施未能实施或意外失效时,事后避孕成为一个重要的补救选项...
芒果虽甜,这5类人别贪嘴!小心... 金灿灿的果肉裹着香甜汁水,芒果被称为“热带水果之王”,一口咬下去幸福感爆棚!但是芒果就像一把双刃剑,...
孕期控糖别过度:妊娠期糖尿病的...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孕期常见的代谢并发症,我国发病率已达17.5%。面对这一数字,许多准妈妈陷入...
这4种绿叶菜使劲吃!都是养护肝... 七月流火,伏天暑气蒸腾,身体仿佛被湿热的棉被裹住,昏沉乏力成了常态。大鱼大肉?油腻腻的,光是想想都提...
冬瓜是高血糖“杀手”?医生建议...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提拉皮肤哪个产品效果好?抗衰高... 清晨的镜子里,那道若隐若现的细纹总让人心头一紧。楼下王阿姨跳广场舞时总躲着强光,生怕别人看见她眼角的...
原创 吃... 文|菁妈 01 鱼肉不仅口感鲜美,还富含优质蛋白质和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低脂肪的特点。适...
七〇七天然制药宫廷医方产品精彩... 聚焦健康中国 健康消费 (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品宣) 6月26日至29日,由中国中药协会、中国老年保健...
中风与洗头有关?医生再三提醒:...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保持体重稳定降低痴呆风险 近年研究发现:能“稳住”体重的人,老年痴呆风险低。无论体重指数(BMI)是多少,保持稳定体重者,不会...
【援外纪事】医疗队向受援医院捐... 本报讯(记者 丁玲)近日,第25批援埃塞俄比亚中国医疗队在提露内丝—北京综合医院举行了医疗物资捐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