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燥综合征患者中,口干、鼻干、喉咙干是常见症状,但许多人往往忽视其背后的根源。北京公立三甲医院风湿免疫科的齐岩医生,拥有40余年干燥症治疗经验,指出这类问题多与“肺阴虚证”密切相关。
肺为娇脏,津液亏虚则燥象丛生
齐岩医生解释,在中医理论中,肺主宣发肃降,负责输布津液以滋润口鼻、咽喉及皮毛。若肺阴不足,津液生化无力,上不能濡养孔窍,外不能润泽肌肤,便会引发一系列干燥症状。患者常表现为口干咽燥、鼻腔干涩甚至出血,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部分人还会因阴虚生内热,出现盗汗、颧红、手足心热等虚火表现。
齐岩医生曾接诊一位48岁的教师王女士,她因长期讲课导致咽喉干痒如“冒烟”,夜间干咳加重,皮肤干燥脱屑,且反复低热。经检查确诊为干燥综合征,辨证属肺阴虚证。齐岩医生分析,她的职业耗气伤津,加之体质阴虚,最终导致肺阴亏虚,津液不布。
养阴润肺为治疗核心
针对此类患者,齐岩医生强调以“养阴润肺、生津润燥”为原则。若虚火明显,需兼清虚热;若黏膜或皮肤损伤较重,则需加强局部濡养。此外,固护肺卫、增强抵抗力也至关重要,可减少外邪侵袭导致的病情反复。
以王女士为例,经过系统调理,1个月后她的干咳减轻,喉咙干痒缓解;3个月后鼻腔湿润,皮肤干燥改善,免疫指标也逐渐稳定。这一案例印证了从肺阴入手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有效性。
早诊早治,避免病情进展
齐岩医生提醒,干燥综合征初期症状易被忽视,但若久拖不治,可能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因此,出现持续性口干、眼干、鼻干或反复干咳时,应尽早就医,通过中医辨证明确病机,针对性调理。
“肺阴一调,燥象自消。”齐岩医生总结,抓住肺阴虚这一关键,不仅能缓解症状,更能改善患者整体状态,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