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吃太少,早死风险增加!真正健康的饮食习惯是……
创始人
2025-07-20 09:38:41
0

最近这几年,吃一碗米饭已经让很多人感觉到羞耻了。不吃饭,只吃肉和菜,已经成了一种时尚风气。

但是, 不吃主食,高蛋白食物当饱的吃法,可能让你瘦,但不一定能让你延缓衰老,获得长寿。别惊讶,相关的研究证据正在积累中。

一项在《细胞》(Cell)杂志上发表,用早衰小鼠模型进行的最新研究发现, 在限制热量摄入的情况下,高蛋白饮食会降低基因长度依赖的转录水平,增加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基因表达,加速衰老过程,并缩短动物寿命[1](图 1)。

在这项研究中,雄性小鼠发育期间吃的是正常膳食,而且一辈子一直都不限制食量。但是 8 周后发育完成,它们的饲料就分成了 4 种不同营养模式:

——标准比例的营养饲料;

——低碳水高脂肪(LCHF),饲料中的脂肪减少 30%,碳水化合物增加 7.5%,保持标准蛋白质水平;

——低碳水高蛋白(LCHP),饲料中脂肪水平保持不变,蛋白质增加 95%,碳水化合物减少 30%;

——和高碳水低蛋白(LPHC)饲料中脂肪水平保持不变,蛋白质减少 30%,碳水化合物增加 9.5% 。

雌性小鼠发育期间吃的是正常膳食,在发育完成之后,缓慢把热量值降到标准值的 70%,属于节食模式。营养素比例则分为三种:标准比例营养饲料、低碳水高蛋白(LCHP),低蛋白高碳水(LPHC)。

结果呢,哪一组死的最早,哪一组活得最长?

一点都不令人意外: 低碳水高蛋白(LCHP) 的组死得最早,低脂肪高碳水(LFHC) 的组活得最长。(图 2,左边是雄性小鼠的寿命图,右边是雌性小鼠的寿命图。线条最靠右的,就是最长寿的组。)

不过,按图 2 的曲线来看,既限制热量,又限制蛋白质,一部分动物会比吃标准饲料死的早,可能是营养不足时抵抗力有所下降。

研究者表示,如果比标准膳食稍微降低一点蛋白质供应比例,小鼠还能再延长寿命 15% ,但如果蛋白质减少幅度太大,也会造成动物减寿。

如果离开条件舒适又清洁卫生的动物房,它们很可能会更加早死。所以,我 绝对不建议大家为了长寿而吃这种既低蛋白又低热量的膳食。

总之,实验结果很明确: 长期的高蛋白饮食,造成了 DNA 损伤积累,促进了细胞衰老,缩短了实验动物的寿命。

这个研究是在 DNA 修复能力缺陷的模型小鼠中做的。但是,研究者还进行了跨物种分析,发现在正常野生小鼠、大鼠和人类中,在 DHA 修复能力正常的动物当中,高蛋白饮食也与“基因长度依赖性转录衰退”这种情况相关。

这就更加肯定地提示, 长期高蛋白饮食,可能加速动物的系统性衰老。即便配合少吃这个措施,仍然会让动物提前死亡。

总之,数据分析表明, 蛋白质太多也好,太少也好,都不利于动物长寿(图 3)。

实际上,随着衰老进程,或者在压力状态下,或者在饮食营养不合理的情况下,人类的 DNA 修复能力也会下降。这时候如果再吃蛋白质高于正常水平的饮食,很可能会雪上加霜。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会问:什么是蛋白质的正常水平?

蛋白质摄入的正常水平是:每公斤体重 1.0~1.2g 蛋白质。

比如,一个体重 55kg 的女性,每天摄入 55~66g 蛋白质即可。这个数是 所有食物蛋白质的总量。只要主食充足,这个量是很容易吃够的,无需大量吃肉。

素食者因蛋白质消化吸收率略低,要比肉食者的标准增加 10 克左右的蛋白质。增肌人士也需要在正常标准基础上增加 10~12 克,差不多是一个鸡蛋+一杯牛奶/豆浆的量。

很多人以为自己没有吃够蛋白质,是因为没把主食的蛋白质算进去。

实际上,主食对蛋白质供应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个意义是,吃主食可以有效增加蛋白质的总量。

100 克大米里通常含蛋白质 7%,面粉里平均为 10%,如果是高筋面粉可达 12%。

所以每天吃 200 克生重的米面(相当于 2 满碗米饭或 2 个大些的馒头),就能得到近 20 克的蛋白质。按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推荐, 健康成年人每天应该吃到 200~300 克生重的主食(如果运动量大还应增加数量)。

虽然谷物中的蛋白质不是优质蛋白,但粮食和鱼肉、蛋奶、豆制品混合食用的时候,可以起到蛋白质营养互补的作用,综合效果更好。

在 30 年前,肉食不足的时代,营养食谱中需要供应至少 1/3 的优质蛋白质。现在食物丰足,一半蛋白质来自于动物食品毫无压力。但更大比例的动物蛋白质并不会起到更好的健康效果。

第二个意义是,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

如果碳水化合物吃得太少,一部分吃进去的蛋白质就会变成热量被消耗掉,不能起到帮助组织更新和促进增肌的作用,就等于是减少了蛋白质的实际利用效果。

让你一餐不吃碳水,一餐不吃蛋白质食物,想办法让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分家,正是很多减肥食谱玩的游戏。因为这样会掉肌肉,显得体重下降特别快。

总之,如果有了主食,就可以用较少的鱼肉蛋类食物满足一日的蛋白质供应。

谷物主食和鱼肉蛋奶联合供应蛋白质,还有几大好处:

一是降低食物成本,因为粮食比鱼肉便宜太多,保证供应也更加容易。

二是避免身体摄入过多环境污染物。按生态学的“生物放大”定律,同样的环境污染水平,动物性食品比植物性食品里的污染物水平高至少一个数量级,而且污染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率更高。

三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因为动物性食品生产会造成更大的生态环境负担。消耗更多的水、肥、电、土地,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

实际上,前面提到的这项研究,只是相关研究证据中的一个。

不久之前就有一项研究发现, 用优质碳水替代部分蛋白质,更有利于健康长寿[2]。

此前几项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长期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在 50% 左右时,最有利于降低全因死亡率,也就是有利于长寿[3]。

前几年有跨学科研究发现,在 生命前半程,蛋白质供能比适度提高有利于长寿(小时候要重点保证蛋白质营养,不能只喝粥吃面条);而在 生命后半程,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高有利于长寿,蛋白质过高则不利于长寿(中老年时就要注意吃够谷物,避免过多肉类)[4]。

还有一些研究提到,限制某些动物性食物中特别丰富的氨基酸,有利于延缓衰老或减轻体重。

其实从基础的道理就能想明白。

营养学相关的新闻标题看似颠覆,但它的底层逻辑是不会有逻辑性颠覆的。

按照毒理学的原理,任何化学物质,包括蛋白质等营养成分,都符合“过犹不及”的规律。剂量决定毒性。营养素太少了,会出现营养缺乏病;太多了,会出现过量毒害。

简单说,凡是营养素,都是人体需要的必需物质,吃得太少都会死。但是,吃得太多也都有毒。只不过每一种成分的安全范围宽度不同罢了。

人体代谢的基本逻辑,是获得生命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而且这些成分的 数量比例要合适。太多增加器官负担,太少则影响组织修复。

蛋白质也是一样的。

如果没有碳水化合物帮忙,很大比例靠蛋白质来制造能量,供能效率会明显低于碳水化合物,耗费的维生素更多,而且还会产生尿素这种废物,增加肝肾负担。用脂肪供能的比例过大呢,就会产生酮体。它虽然是一种能量底物,但也是一种需要及时排泄的毒物,还会升高尿酸水平,给肾脏带来的压力不可忽视。

对健康、年轻的人来说,短时间这么吃不会有很大问题。虽说是增加了器官的代谢压力,但年轻健康的身体能够抗住压力。

但随着人体的衰老,器官能力的下降,或者工作压力本身就很大,身体代谢能力已经弱化,那么这种饮食带来的 代谢负担就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实际的损害。如果是肝肾功能已经下降的人,影响就会更大。 所以肝病和肾病患者都要求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一定要理解,减肥时的短期吃法,或者治疗性膳食的暂时要求,不能作为一辈子长期遵循的饮食方式。

长年累月来说,还是要正常饮食:主食吃够,适度有点全谷物;鱼肉蛋类可以天天吃,但总量别太多。蔬菜水果每天多样化、吃够量,但也不能替代主食。

所以,拿肉鱼蛋类当饭吃的吃法,短期可能还看不出来,但长期而言,不仅浪费金钱,浪费资源,而且伤身减寿。

——你可以寻求充足营养,但不要太作、太浪费。也许,这就是大自然给生物们设定的基本规则吧。

参考文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数据!已确诊1199例!广... 今天(7月19日),广东佛山顺德区、南海区、禅城区更新基孔肯雅热疫情信息,显示截至2025年7月18...
原创 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但与此同时,各种疾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攀升。众所周知...
原创 3... 文|菁妈 01 现在我身边有很多超过30岁甚至超过35岁还没有结婚的女性,这些女性不结婚并不是不优秀...
网红女骑手车祸去世,年仅35岁... 大河报消息,近日,据多位网友发文称,网红女骑手、哈雷“长春纵队”的颜值担当祈铄然不幸因车祸去世,年仅...
球员妻子被辱骂,中足联凌晨发声 7月18日,中超联赛天津津门虎对阵成都蓉城的比赛中,部分天津球迷使用侮辱性语言对成都球员韦世豪的妻子...
75岁TVB“黄金配角”曹查理... 近日,75岁TVB“黄金配角”曹查理在社媒上发布视频透露个人近况。 曹查理说:“一年没有给大家见面了...
原创 一... #一失恋就会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星座女都有谁? 在爱情的舞台上,有些星座的女生一旦遭遇失恋,那场面可真...
护甲奇人翟章锁:从甲亢患者到甲... 在北京中医的杏林深处,流传着一位“护甲奇人”的传奇。年逾七旬的翟章锁,白大褂伴身五十载,为无数甲状腺...
杭州辩护律师吴亮:和满16周岁... 作为一名在杭州执业的刑事律师,很多朋友会关心一个法律问题:和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女性发生性关系...
原创 老... 最近我家楼下张阿姨的孙子又闹积食了,小家伙蔫蔫的样子看得人心疼。老中医李大爷摇着蒲扇说:"入伏不补,...
“夏养肺胜补药”:三伏天抓住养... 俗语说“冬病夏治,夏养肺胜补药”,三伏天虽酷热难耐,却是调养肺脏的天然良机。中医认为,夏季阳气充盈,...
如何识别并预防“职业倦怠综合征... 你是否常常感到身体不适,上班时疲惫不堪,一想到工作就满心低落,甚至频繁萌生辞职的念头却又犹豫不决?如...
40年老中医讲干燥:肺阴不足是... 在干燥综合征患者中,口干、鼻干、喉咙干是常见症状,但许多人往往忽视其背后的根源。北京公立三甲医院风湿...
广州强直类风湿医院【学术新闻】... 引言:症状减轻是陷阱?类风湿患者的夏季认知误区 每到夏季,不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会发现关节疼痛、僵硬感...
高温持续“烤”验,别让“省电”... 近日 一则新闻令人揪心 王女士(化姓)因“怕浪费电费”关闭空调 在36℃室内昏迷,体温40℃ 送医就...
原创 人... 60岁到了,老王就病倒了,他以为颜面部浮肿和胸闷气促到医院就诊,通过检查,医生发现,老王不仅有2型糖...
孩子扭伤,这个急救处理方法要记... 和大人一样,宝宝踝关节、膝关节或腕关节关节扭伤后,应该立即停止运动,受伤的关节不要再强行活动,避免损...
补对食物升白细胞:杨淑莲医生推... 在中医看来,白细胞偏低多是正气不足、气血虚弱所致。想要提升白细胞,关键在于通过食物补养气血、增强脾胃...
夏天这种“血糖友好”水果,能帮... 民间素来有“桃养人”的说法,还会用“寿桃”“仙桃”的说法来表达对健康长寿的期愿。 这种看似普通的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