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其特征是持续的淋巴细胞浸润和甲状腺组织破坏。患者常经历甲状腺功能波动(亢进或减退)、甲状腺肿以及相关不适症状。
传统的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甲状腺功能异常进行替代或抑制,但对根源的免疫紊乱干预有限,部分患者疗效不佳或需长期乃至终身服药。因此,探索能精准干预局部免疫反应、修复受损甲状腺组织的疗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免疫介入诊疗技术为此提供了新思路。
通过多模态AI智能影像引导精准定位甲状腺内的炎症靶区或异常血管区域,介入医生可以将免疫调节药物或生物制剂直接送达病灶局部,或对异常组织进行靶向介入干预。
这种方式能显著提高病灶局部的药物浓度,增强免疫调节效果,同时减少全身西药的副作用。对于部分特定情况(如甲状腺肿大压迫明显、药物治疗不耐受等),介入治疗成为重要的补充或替代手段。
总体而言,免疫介入诊疗具有微创、精准、疗效确切的特点,为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提供了更个体化、更有效的治疗选择,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带来了新希望。
聚焦免疫微环境调节
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核心问题是甲状腺局部的自身免疫攻击。介入技术的优势在于能“直达战场”。例如,在超声精确引导下,医生可以将免疫调节剂(如某些生物制剂、细胞因子拮抗剂)直接注射到甲状腺实质内炎症活跃的区域。
这种局部给药方式,能在病灶处形成高浓度药物环境,强力抑制局部淋巴细胞的活化和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甲状腺滤泡的破坏,促进组织修复。相较于全身用药,大大降低了激素等药物的系统性副作用风险。
近日,我院介入科联合内分泌科,为一位病程较长、甲状腺肿大明显且伴有持续颈部压迫感、对口服药物反应欠佳的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实施了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内免疫调节药物精准注射治疗。
治疗后随访显示,患者甲状腺体积回缩,压迫症状显著缓解,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呈现下降趋势,整体状态改善明显。
总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免疫介入治疗以其精准靶向、微创高效的特点,正在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综合治疗版图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更多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体验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