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作为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消化道肿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在现代医学体系中,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是治疗食道癌的主要方法。然而,中医药在食道癌的治疗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延长生存期、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
中医药治疗食道癌的理念源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原则。中医认为,食道癌的发生与气滞、痰瘀、热毒、阴虚等因素有关,因此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病情进行个性化治疗。通过中药的内服、外敷等方法,中医药旨在调和气血、清热解毒、化瘀散结,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关于食道癌中医药治疗后的预期寿命,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况、治疗时机以及是否接受规范治疗等都会直接影响生存期。中医药治疗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持续的治疗过程。因此,无法简单地给出一个确切的生存期限。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中医药治疗有助于延长食道癌患者的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
在中医药治疗食道癌的过程中,常用的中药有半枝莲、龙葵、白花蛇舌草、苦参、藤梨根等。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止痛、抗肿瘤等功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同时,中医药还注重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进一步延长生存期。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药治疗食道癌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现代医学相辅相成。在实际治疗中,中医药可以作为手术、放疗、化疗的治疗手段,减轻这些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生活质量。同时,对于晚期或终末期食道癌患者,中医药治疗还可以起到缓解疼痛、改善症状的作用,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此外,中医药治疗食道癌还强调饮食调理和心理支持的重要性。患者应避免食用过硬或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减少食道损伤风险。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的提升。
中医治疗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凸显和谐的治疗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应及时将其纳入治疗方案中。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是中原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袁氏中医肿瘤疗法”传承人、“郑州袁氏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郑州市基层中医传承特色疗法工作室项目首批唯一中医肿瘤专家,他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并在此期间依据众多临床实践经验,在先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三联平衡”抗癌理论。在临证中,可以结合癌症患者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的主要病机开展整体调治,从而恢复机体内阴阳平衡的状态,调动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控制病邪发展,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累计诊疗患者超20万人次。
非遗“袁氏中医肿瘤疗法”始于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传承距今已历八代两百余年,凝聚着袁氏中医世家历代先祖临床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袁氏先祖历代承传的珍贵秘本《袁世医方》中,详细记载了“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的核心理论与用药精髓。涵盖中医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实践临床的大量内外治方药、制作技艺,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以及药酒、药膳、药茶、药醋、药粥、药饼等食疗方,多达190余首,形成了一套系统而独特的中医肿瘤诊疗体系。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食管癌真实案例分享:
唐某,男,食管癌,2015年10月16日初诊
2014年12月,患者因喉咙不适,且久治不愈后,在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查出食管癌。确诊后,2015年1月,进行食管癌切除手术,术后病理显示:“中分化鳞癌,多处淋巴结转移”。继续4疗程化疗,28次放疗后,身体虚弱,只能吃流食。随即2015年10月16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服药后,患者身体逐步恢复:精神、体力、气色均有显著改善。2016年5月1日复诊表示“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已经正常上班,没有感觉自己像个病人”。随身携带的复查资料,CT、胃镜、血检各项指标也均显示正常。2020年12月回访,唐老师女儿发来复查资料,显示肿块均较前相仿,“整体情况良好”。2023年3月回访,病情稳定。
中医药治疗食道癌在延长生存期、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中医药能够为食道癌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康复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