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咬3根,苦夏有精神”,7月22日交大暑,别忘给家人吃这3根!
“大暑咬3根,苦夏有精神”这句民间俗语,道出了大暑时节饮食养生的智慧。7月22日交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此时人体阳气最盛,新陈代谢旺盛,但也容易因高温耗气伤津,出现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等“苦夏”症状。而“咬3根”正是古人应对苦夏的食疗妙方,这里的“根”指的是根茎类蔬菜,它们大多生长在地下,吸收了土地的精华,富含多种营养素,具有清热解暑、健脾开胃、滋阴润燥等功效,能有效帮助人们度过炎炎夏日。究竟是哪3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牛蒡:清热解毒的“东洋参”。
牛蒡,又名“东洋参”,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根茎类蔬菜,其外形似山药,但更为细长,表皮粗糙,肉质坚实。牛蒡性寒,味甘苦,入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润肠通便等功效。大暑时节,人们容易因暑热内生而出现咽喉肿痛、口干舌燥、便秘等症状,而牛蒡正是缓解这些症状的良药。
牛蒡的食用方法多样,可以炒食、炖汤、凉拌,也可以榨汁饮用。例如,将牛蒡洗净切丝,与胡萝卜丝、木耳等一起清炒,清爽可口;或者将牛蒡与排骨、玉米等一起炖汤,汤鲜味美,滋补养生。需要注意的是,牛蒡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牛蒡之所以能成为“大暑3根”之一,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密不可分。它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增强免疫力;还含有牛蒡子苷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因此,大暑时节适当食用牛蒡,不仅能清热解暑,还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二,茭白:水中珍品的“美人腿”。
茭白,又称“茭笋”、“高笋”,是一种水生蔬菜,因其洁白如玉、肉质细嫩,被誉为“水中珍品”和“美人腿”。茭白性寒,味甘,入肝、脾、胃经,具有清热生津、利尿除湿、解酒毒等功效。大暑时节,人们容易因暑湿困脾而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水肿等症状,而茭白正是化解这些症状的佳品。
茭白的食用方法也很多样,可以炒食、炖汤、凉拌,也可以做成馅料。例如,将茭白切片与肉片一起炒制,鲜嫩爽口;或者将茭白切块与豆腐、虾仁等一起炖汤,清淡鲜美;还可以将茭白切丝凉拌,开胃解腻。需要注意的是,茭白含有草酸,食用前最好用开水焯一下,以去除涩味。
茭白之所以能成为“大暑3根”之一,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营养价值有关。它生长在水中,吸收了水中的精华,富含水分和多种营养素,能有效补充人体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消化,预防便秘;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因此,大暑时节适当食用茭白,不仅能清热解暑,还能美容养颜,保持健康。
芋头:健脾益胃的“地下苹果”。
芋头,又称“芋艿”、“毛芋”,是一种常见的根茎类蔬菜,其外形圆润,表皮粗糙,肉质细腻。芋头性平,味甘辛,入脾、胃经,具有健脾益胃、补中益气、解毒散结等功效。大暑时节,人们容易因暑湿伤脾而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疲倦等症状,而芋头正是调理脾胃的良药。
芋头的食用方法更是丰富多彩,可以蒸食、煮食、炖汤,也可以做成甜品。例如,将芋头蒸熟后蘸糖食用,香甜软糯;或者将芋头与鸡肉、排骨等一起炖汤,滋补养生;还可以将芋头做成芋圆、芋泥等甜品,美味可口。需要注意的是,芋头含有皂角苷,生食会刺激咽喉,因此一定要煮熟后再食用。
芋头之所以能成为“大暑3根”之一,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有关。它富含淀粉,能提供充足的能量;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增强免疫力;还含有黏液蛋白,能保护胃黏膜,预防胃溃疡。因此,大暑时节适当食用芋头,不仅能健脾益胃,还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咬3根”的饮食智慧
“大暑咬3根”不仅是一种饮食习俗,更是一种养生智慧。它体现了古人“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在炎炎夏日,适当食用牛蒡、茭白和芋头这三种根茎类蔬菜,不仅能清热解暑,还能健脾益胃,增强体质,帮助我们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夏天。
除了食用“3根”之外,大暑时节的饮食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多喝水,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二是要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的食物;三是要适量运动,增强体质;四是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恢复体力。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做到“苦夏有精神”。
关于大暑时节咬3根,就分享到这里,大暑时节吃什么好?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爱喜一起分享,厨艺有限,请多多指教。想了解更多美食技巧,请点击我的头像进入主页观看!
感谢大家的阅读,美食每天更新。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觉得有用的点个赞,欢迎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最后别忘了关注一下,我们明天再见。
本文由爱喜聊生活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