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领域,我们通常所说的高脂血症,就是大众常说的“血脂高了”的情况。然而,高脂血症并非一个单一的概念,它其实包含了多种类型。血脂主要由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构成,因此,高脂血症的分类也主要基于这两种成分的水平。
当一个人的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时,我们称之为高甘油三酯血症,这是高脂血症的一种类型。同样地,如果胆固醇水平升高,那么就是高胆固醇血症,这也是高脂血症的一种表现形式。更为复杂的是,有些人可能同时出现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升高,这种情况则被称为混合型高脂血症。
哪些人需要积极检查血脂?
有一部分高脂血症患者属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他们由于家族遗传而较早地意识到血脂问题,并会提前进行检查。除此之外,那些具备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如吸烟者、肥胖者、缺乏运动者以及随着年龄增长的人群,也应更加关注血脂水平,并定期进行检查。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家族中有早发心脑血管病病史的人,他们可能更容易存在血脂代谢异常,因此应积极、定期地进行血脂检查。这里的“早发”指的是男性在45-50岁以前、女性在55-60岁以前出现心脑血管病的情况。与通常认为的冠心病是老年病不同,家族中的早发病史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
对于一般人群,比如20多岁的年轻人,如果没有明显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每5年检查一次血脂是适宜的。然而,40岁以上的人群由于代谢异常较为常见,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血脂检查。
检查高血脂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
高血脂的检查主要依赖于四项关键指标:甘油三酯水平、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些指标能够综合反映个体血脂状况,从而帮助医生进行高血脂的诊断和治疗。
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个尤为重要的指标。由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颗粒大小最容易导致动脉硬化,并且它最能反映胆固醇的水平,因此医生在评估高血脂时,除了考虑总胆固醇水平外,还会特别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另一方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扮演着“清道夫”的角色,它有助于胆固醇的代谢,对身体具有保护性。因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也是高血脂检查中不可忽视的指标。
高血脂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血脂高的判定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对于没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通常认为总胆固醇超过6.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4.1-4.2mmol/L时,可视为血脂明显升高。
然而,若个体同时患有高血压或其他心脑血管病,这一标准将相应降低。对于已经患有冠心病或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这两种疾病常伴随出现,且血脂异常对其影响更为显著,因此血脂控制的标准需更为严格。在急性心血管事件或脑血管事件发生后,血脂管理的标准更是要进一步降低。
因此,高血脂的界定并非简单依赖于一个固定的数值标准,而是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血脂水平、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及当前的临床状况。
福利来啦!
即可获取《血脂健康知多少111讲》精品课程
看看专家怎么说
【课程领取截止日期2025年8月15日】
参考资料:
医学微视官网 - 刘文娴主任医师《高血脂(高脂血症)的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