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连大暑,热得无处躲。”正值盛夏,转眼已至小暑节气。7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从这天起,天地间暑气渐盛,湿热交织,昼长夜短,正应了那句古语:“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此时的天气,往往伴随闷热、高温、暴晒与频繁雷阵雨,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容易疲惫、上火、胃口差。正因此,小暑前后如何吃得巧、吃得清爽、吃得滋养,成了养生的关键。今天就给大家推荐5样“小暑消暑菜”,不仅能清热解暑、补充因流汗流失的营养,还能让你精神充沛、元气满满地度过酷夏。
小暑一到,暑湿内郁,易烦躁、口渴、上火。“夏苦胜冬补”,此时吃点苦,正好养心清热。苦瓜富含苦味素和维生素C,有助降火祛湿、增强食欲。
推荐菜谱:苦瓜炒鸡蛋
食材准备:苦瓜 1 根、鸡蛋 3 个、盐适量、食用油适量、蒜末少许。
1、苦瓜洗净对半切开,用勺子挖去瓜瓤,斜切成薄片。将切好的苦瓜放入碗中,加入 1 勺盐抓匀,腌制 10 分钟杀出水分,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备用。
2、鸡蛋打入碗中,加少许盐,用筷子充分搅散。
3、锅中倒油,油热后倒入鸡蛋液,待其底部凝固后用铲子轻轻翻炒,炒至鸡蛋成型盛出。
4、锅中再倒少许油,放入蒜末爆香,接着倒入苦瓜片大火翻炒 2 - 3 分钟,炒至苦瓜微微变软。
5、倒入炒好的鸡蛋,继续翻炒均匀,根据个人口味再适量添加一些盐调味,翻炒几下即可出锅。
《本草纲目》记载:“藕,主补中养神,益气力。”小暑时节湿气重,很多人容易食欲不振、腹胀乏力。藕富含膳食纤维、钾、维C等,能帮助消食通便、清热养胃,是夏天不可或缺的“祛湿菜”。
推荐菜谱:凉拌莲藕
食材准备:莲藕 1 节、生抽 2 勺、香醋 2 勺、蚝油 1 勺、白糖半勺、盐适量、香油 1 勺、食用油适量。
1、莲藕去皮洗净,切成薄片,放入清水中浸泡,防止氧化变黑。
2、锅中烧开水,放入莲藕片焯水 2 - 3 分钟,至莲藕片断生后捞出,迅速放入凉开水中过凉,这样能让莲藕更加脆爽,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3、接着在碗中加入香醋、蚝油、白糖、盐、香油,搅拌均匀调成料汁。
4、将莲藕片放入大碗中,倒入调好的料汁,加入香菜段,搅拌均匀即可享用。
小暑正值黄鳝最肥美时节,民间有“夏吃鳝鱼赛人参”的说法。它富含优质蛋白、铁元素和维生素A,尤其适合体虚乏力、出汗多的人食用。
推荐菜谱:青椒炒黄鳝
食材准备:黄鳝 300 克、青椒 2 个、红椒 1 个、大蒜 3 瓣、生姜 1 块、料酒 1 勺、生抽 2 勺、老抽半勺、盐适量、食用油适量。
1、黄鳝请商家处理干净,切成小段,放入碗中,加入 1 勺料酒、1 勺生抽抓匀腌制 10 分钟去腥入味。
2、青椒、红椒洗净切块,大蒜切末,生姜切丝。
3、锅中倒油,油热后放入姜丝、蒜末爆香,倒入腌制好的黄鳝段大火翻炒至变色。
4、加入生抽、老抽继续翻炒均匀,让黄鳝上色。
5、倒入青椒和红椒块,翻炒至青椒、红椒断生,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盐调味,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四、 西瓜
天热吃瓜”,是中国人夏季的传统。西瓜性寒、味甘,是天然的解暑生津食物。不过吃西瓜也有讲究,尤其在炎热潮湿的夏天,保存不当容易变质,反而危害健康。
什么样的西瓜不能吃?
1、切开后放置时间过久:尤其是在室温下暴露超过2小时的西瓜,容易滋生细菌。
2、吃起来有酒味或酸味:说明瓜已经发酵腐败,即使表面看起来还可以,也不能食用。
3、颜色异常、变黏或发泡:这属于典型的“细菌污染瓜”,务必别再食用。
有些人为了省钱,看到西瓜只坏了一点,削掉后继续吃,殊不知细菌和毒素早已渗透到瓜瓤深处。夏天食源性腹泻高发,一点疏忽可能让你腹泻发烧、脱水甚至进医院,该扔就扔,不要心疼!
五、豆类杂粮
绿豆、赤小豆、薏米、莲子、芡实等,是小暑时节最经典的“祛湿五宝”。它们可熬粥、煲汤,也可打成豆浆饮用,既补营养又利水除湿,是南方湿热地区常备的消暑食材。
绿豆银耳小米粥
食材准备:绿豆 50 克、银耳 1 朵、小米 50 克、冰糖适量。
1、绿豆提前用清水浸泡 2 - 3 小时,方便煮烂。银耳用温水泡发,泡发后去掉根部,撕成小朵。小米淘洗干净备用。
2、将泡好的绿豆、银耳、小米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煮。
3、煮至绿豆、小米软烂,银耳出胶,期间适时搅拌,防止粘锅。
4、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搅拌至冰糖完全融化,继续煮 2 - 3 分钟即可关火,盛出享用。
《黄帝内经》中提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小暑节气正是调养阳气、避免暑湿侵体的关键期。饮食上应以清淡、营养、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煎炸,适当增加水分、电解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此外,还要保持情绪平和,早睡早起,适量午休。白天再热,也别贪凉饮冷,以免损伤脾胃。小暑虽不是最热,但却是伏天的前奏。把握这个节点,从一碗饭一口汤开始,养好身体,才能安然度夏。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社会新闻,分享市井生活和美食,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