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医院评审新标出台,不仅是评审规则的升级
创始人
2025-07-02 07:37:54
0

6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时隔两年半再次更新医院评审国标。新版《标准》的出台,让医院评审这一在我国探寻摸索了近40年的“老”制度,有了最新的“施工图”。

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医院评审制度,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管理的核心制度之一。几十年来,对于推动各级各类医院锚定功能定位、筑牢底线思维、提升能力水平、激活发展动能具有重要作用。因其重要性及与医院发展的切实相关性,医院评审的一举一动,始终牵动行业目光。而作为医院评审的具体实施方案,每一次发布的医院评审新标,都是当下及之后一段时间医院发展的“风向标”。

那么,新版《标准》透出哪些“风向”?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或许要从评审新标的显著变化中看端倪。

强化功能定位,明确“提级办医”。新版《标准》首次明确“省市级政府办医主体”原则——三级公立医院原则上应当由省、市级政府举办,少数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基数大的县,可以由县级政府或与地市级政府共同举办。这一针对性极强的规定,直击医疗管理资源碎片化沉疴。通过三级医院举办职责和建设要求的调整,进一步提升省、市区域统筹能力,有望从根本上重构区域医疗体系,避免出现部分县级政府“小而全”的低效投入和管理能力不足的局面。这一规定绝非简单的行政分权,而是通过治理层级的升维,匹配功能定位的升级——让三级医院真正成为疑难重症的“终结者”,真正回归“十大功能”定位。

转化发展方式,严控规模扩张。去年以来,医疗卫生行业进一步明确了深化质量内涵效率式发展的总体思路。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在2025年第1期《党建》杂志上发表的署名文章明确指出,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规模无序扩张,增强区域卫生规划执行刚性。新版《标准》对无序扩张医院规模、冲击分级诊疗秩序的行为祭出刚性约束,明确在评审标准发布后新增规模超标的医院,直接不予评审,运用“熔断”机制彻底堵住扩张通道,倒逼医院从“大而全”转向“精而强”。

合理控制三级医院规模,要求三级医院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帮扶,有利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也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群众就医需要,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当三级医院管理者不再关注“新增床位数”,转而分析“CMI(病例组合指数)提升0.2的临床路径优化方案”时,医院才有可能实现质效齐升的良性循环,患者也才能享受到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更多红利。

深化医防融合,补足公益短板。新版《标准》的另一项刚性约束,即以强制性条款补齐公共卫生短板,要求三级综合医院必须规范设置儿科以及感染性疾病科、公共卫生科等“防线科室”。“未按规定设置……公共卫生科或者预防保健科等直接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科室”的,即被视作踩踏评审红线。

事实上,这些要求并非孤立指标,而是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顶层制度设计中的条款联动,形成落实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保障公立医院公益性等工作要求的制度闭环。例如,一些医院的儿科常因经济收益低被压缩,但群众又有实际需求,对这类薄弱学科进行制度性兜底,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具体体现。医院只有打破临床与公卫的壁垒,将以往被边缘化的公益短板学科纳入医院核心能力框架,医疗体系才有可能真正进入以健康产出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周期。

优化评审形式,减轻基层负担。新版《标准》取消现场检查,将100%权重转向日常动态数据监测,明确提出不得使用或变相使用“千分制”等过于细化、脱离实际的评审方式,这也是我国医院评审历程中的里程碑式大事件。彻底颠覆传统迎检模式,彰显了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坚决落实中办及国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求、着力减轻基层医务人员负担的决心。将评审焦点从“材料厚度”转向数据真实性与连续性,也绝非简单的技术调整,而是倒逼医院打响由“被动迎检”到“数据自治”的系统革命。除此之外,新版《标准》还通过增减指标,体现对质量安全的强化和对科研要求的淡化。“发生重大不良舆情一票否决”,也被纳入评审新规。

可以说,此次发布的医院评审新标,不仅是评审规则的技术性调整和制度性升级,更是我国医疗体系和医院管理模式的一次系统性更新。这场从规模崇拜走向质量重塑、从突击迎检转向常态优化的革命性重构,正在重新定义“好医院”的价值坐标。比照新的“坐标系”,我们恐怕需要跳出“应试”逻辑,来考虑如何进一步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深层次变革。

推动深层次改革,向内发力是核心。基于此,如何从规模扩张转向能力跃升,如何构建医防融合的均衡体系,如何实现病种价值驱动的精益管理,正在成为三级医院管理者的必答题。在互联网时代,医院需要学会运用好信息手段、挖掘好数据价值,更好地发挥其在提升医疗安全、帮助临床决策、构建区域协同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更加主动地建立自主、自律和自我评价的意识,通过真正扭转“大即是好”的旧发展观,在专科建设、技术创新、人才培训、辐射基层上沉心静气建机制,静水流深做细功。

推动深层次改革,还需外部环境滋养。新时期,三级医院的核心使命是落实“大病不出省”,这需要集中资源提升疑难重症救治能力。而实现高水平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既离不开高标准的资金投入,也离不开高规格的政策支持。办医主体需要更好地担负起举办和建设医院的职责和义务,着力破解“要质量却少投入”的矛盾,同时也要在为医院发展做规划、把方向、解难题、强监管上多作为。面对编制、价格、薪酬分配等束缚医院发展的“改革硬骨头”,相关部门也应不畏艰难,合力推进,为医院扫清转型发展的障碍,推动医院在即将起步的“十五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更好地满足百姓健康需求。

链接:

回首评审路

探索启动期:

1989年11月,卫生部发布《关于实施医院分级管理的通知》,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医院评审工作由此启幕。

199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医院机构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其中第41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医疗机构评审制度”,医疗机构评审纳入法治轨道。

然而,随着评审过程中新问题不断涌现,1998年8月,卫生部印发《卫生部关于医院评审工作的通知》,要求暂停医院评审工作。重复引进高精尖设备、修改病历、搞形式主义、评审后滑坡、盲目争上级别成为“叫停”主因。

随后,我国整体上暂停了评审活动,但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评审评价体系的脚步却一直未停。2005年至2011年,卫生部先后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医院管理年”“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等阶段性评价活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评审缺失带来的监管空白,也加深了关于如何建立评审工作长效机制的探讨。

制度重建期:

2011年,卫生部先后颁发《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及实施细则、《医院评审暂行办法》,标志着新一轮医院评审启动。根据文件精神,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医院评审工作,要求各地以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为基础开展评审,保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分级管理—医院监督管理各司其职。

新一轮评审在评审标准、理念、机制和方法上开始与国际接轨,并提出了“周期性评审”的概念,包括对医院的书面评价、医院信息统计评价、现场评价和社会评价等方面的综合评审。这样的评价方法意味着,医院只有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成绩,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

评审工作再次启动后的一年半时间里,全国约有240家医院从二级晋升为三级,其中一半左右为县级医院。一些地方政府在未做区域医疗规划的情况下盲目评审三级医院,同时也存在未按国家新颁布的等级医院标准进行评审的情况。

2012年6月25日,卫生部印发《规范医院等级评审的通知》,明确2010年12月31日后评审新增的三级医院等级证书和等级标识,已发给的要立即收回,“各地三级甲等医院及规划新增三级医院的评审结果,必须报卫生部核准后方可公示,未经核准的评审结论视为无效”。三级医院复核行政审批权的应用,有效控制了地方“争级上等”的态势,避免了医疗机构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促进了医疗机构的合理定位与分级发展。

2017年底,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发出有关工作通知,取消“三级医院评审结果复核与评价”行政审批事项,明确三级医院评审结论改为备案管理,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标准升级期:

2020年末,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这与前一版标准时隔9年。2020年版评审标准的评价导向,由此前的明显倚重于现场检查,转为以日常行动、客观指标和定量评价为主,减少主观评价偏倚,减少突击迎检。

2年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对评审标准及细则做了微调。2022年版评审标准与2020年版评审标准在主体内容上保持不变,补充更新了医疗技术应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老年友善服务等国家新发布的政策要求,并对部分通用术语和编码进行了修订完善。

2年半后,《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5年版)》正式发布,与2022年版评审标准相比,新版《标准》在篇幅上的精简幅度超过63%。

文:孙梦(媒体人)

编辑:王祎然管仲瑶

校对:李诗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7种草根食材,比燕窝实在!抗... 这7种草根食材,比燕窝实在!抗老养颜,快人一步! 燕窝虽好,却贵如金丝。你每日喝得起?未必! 护肤品...
原创 夏... “热伤风”是夏天的普通感冒,通常指暑湿感冒。中医学认为,热伤风与暑湿侵害人体有关。人体感受了夏季暑湿...
原创 针... 细菌性痢疾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疾病,食疗药膳可作为辅助调理手段,但需在正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以下是几...
原创 汉... 公元前74年,年仅18岁的刘病已继位,成为了历史上的汉宣帝。作为“巫蛊之祸”的幸存者,他的历史背景非...
夏至过后警惕“热中风”,中医养... 夏至,作为夏季的第四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之一。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先人就通过土圭测日...
汉字改革将面临的重重阻力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副编审 刘渊华 汉字改革自1956年颁布以来,已历经近七十年了,再没有往前走一步。...
热点丨盛夏出游需警惕!虫媒传染... 随着盛夏的到来,持续攀升的气温让外面的世界充满了热情与活力。公园野餐、山间徒步、海滨度假,人们纷纷走...
不喝奶能补钙吗?这些食物中也富...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矿物质,是人体骨骼和牙齿中无机物的主要成分,对保证骨骼正常生长和维持骨健康起到至...
为臀位胎儿“转正”,开启孕妈顺... 怀孕37周,二胎妈妈徐女士(化名)满心期待迎接新生命时,却迎来了一个小“意外”——在孕期常规检查中发...
河南西峡极端强降雨致2人遇难6... 据新华社7月1日发布,6月30日21时至24时,西峡县太平镇、二郎坪镇遭遇短时极端强降雨,雨量达20...
线雕家族大聚会美思科线雕、米诺... 米诺瓦线雕、美思科线雕都是是一种在医疗美容领域中常用的技术,它通过将特定的蛋白线材植入皮下组织,来达...
西安甲康医院科普:甲状腺结节患... 顾名思义,甲状腺结节就是甲状腺内出现的肿块。不少患者可能会感到颈部疼痛,喉咙有压迫感和异物感,不过在...
原创 赤... 总觉着夏天浑身没劲、手脚冷冰冰、心里头烦得慌?这是身体里头阳气不够的体现,大伙都晓得冬天的寒邪会损害...
独家起底药膳大赛优秀作品“秘方... □记者 吴文可 杨璐 张馨月 文 王晓伟 图 当驱寒暖胃的姜母鸭 与扶正固本的灵芝同煮 当清热凉血的...
原创 女... 瑜伽,很多人说它是修身养性的运动,但背后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瑜伽不仅是为了保持身形,更是让女神们在...
搜狐健康大连麦·预告 | 高温...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编辑 | 李冬梅 夏日炎炎,有些人却始终穿着长裤出门,原来是腿...
原创 这... 在探索健康饮食的征途上,我们总能找到那些既经济实惠又充满智慧的选择。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一道看似平凡...
晚期胰尾癌被判仅剩6个月,他却... 2018年:确诊胰腺癌晚期,医生断言生存期仅数月 2018年,浙江德清县上市公司董事长朱建德被确诊为...
原创 苏... 在涉及领土问题上,国家往往难以作出让步,因为一旦领土被割让,收回的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在中国古代,无...
眼痒掉皮屑是什么原因?武汉普瑞... 螨虫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无处不在,它们藏匿在被 褥、沙发、地板、衣柜,以吸食人的汗液、分泌物、 皮肤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