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两个不同部位病灶,一次微创解决——机器人和医生携手,将肺癌消灭在 “萌芽状态”
创始人
2025-07-01 23:05:18
0

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近日完成一例创新性肺癌手术,成功为患者徐女士(化名)同期实施多原发肺癌微创切除及支气管镜机器人引导下冷冻消融术。该手术在国内尚属首例,通过一次手术即解决了患者肺部两处不同部位的病灶。

"真没想到,我竟成了这种创新手术的全国首例患者!"即将出院的徐女士精神饱满,谈及此次治疗经历时难掩激动之情,"医生们精湛的医术和医院周到的服务让我倍感安心。"

医院团队创新性地将两种微创技术有机结合,在同一台手术中完成,不仅减少了患者痛苦,更为不同部位多原发肺癌的手术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郁闷!咳嗽半月,查出双病灶打破平静生活

清晨五点,徐女士像往常一样轻手轻脚地推开厨房门,准备给小孙子做他最爱的包子。揉面时,一阵突如其来的剧烈咳嗽让她不得不扶住灶台她强撑着做完早餐,却没了往日的胃口。

徐女士是南京人,大半辈子都在体力劳作中度过。年轻时,她种地是一把好手。年纪大了以后,帮衬儿女、照顾孙辈,身体一直硬朗得很。可这次咳嗽像跗骨之疽,从最初的偶尔轻咳,逐渐演变成夜间阵发性的剧烈咳嗽。深夜里,她蜷缩在客厅沙发上,捂着嘴压抑咳嗽声,生怕吵醒熟睡的家人。

半个月过去,情况愈发糟糕。连在小区里散步,爬个缓坡都要停下来大口喘气。儿女察觉异样后,立即带她到社区医院检查。CT室里,机器运转的嗡鸣声中,徐女士攥着检查单的手微微发抖。当医生指着影像图上的阴影,说出 “右肺上叶团片状混杂密度影,右肺下叶背段磨玻璃结节” 时,诊室里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回家路上,两个可疑的肺癌病灶诊断结果,像两块巨石压在徐女士和家人心头,将原本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彻底击碎。

纠结!又小又深的病灶,治疗陷入两难困境

诊断结果出来后的那个周末,徐女士家的客厅成了临时“会议室”。一家人围坐在茶几前,茶几上散落着各种肺部CT影像和医学资料。

“妈身体一直这么好,怎么会这样?”女儿红着眼眶反复翻看检查报告,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

在江苏省肿瘤医院的诊室里,胸外科主任医师李明将徐女士的肺部影像投放在大屏幕上,用激光笔仔细标注:“右上肺这个主病灶,最大截面积达到26*15mm,必须进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手术切除是目前最稳妥的方案。”他顿了顿,又指向右下肺的微小阴影:“但这个8mm的结节,位置刁钻,藏在肺叶深处。如果采用传统手术,对周围健康肺组织的损伤也很大,术后恢复和肺功能都会受到明显影响。”

“那能不能不处理?”徐女士的老伴声音有些发颤。李明神色凝重地解释:“这就像在身体里埋下一颗定时炸弹,虽然现在病灶小,但癌细胞具有不确定性,一旦扩散,后果不堪设想。”

这种“切与不切”的纠结,并非个例。随着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筛查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癌病灶被发现,如何科学处置这些病灶,成了困扰医患多年的难题。

在病房走廊里,徐女士望着窗外发呆。而此时的医生办公室里,李明正组织多学科会诊,与放疗科、肿瘤内科、影像科等专家反复讨论,试图找到一个既能彻底清除病灶,又能最大程度保护患者肺功能的完美方案。

闯关!人机协作,双病灶一次精准清除

“我们愿意尝试,和医生一起闯关!”当医生提出创新性的手术方案时,徐女士和家人坚定地选择信任医护团队。在这台全国首例的手术中,医生制定了“双管齐下”的策略:对于较大的右上肺主病灶,采用微创手术切除;而右下肺的小病灶,则由机器人与医生携手完成治疗。

在小病灶的手术过程中,机器人发挥了关键作用。术前,医生依据CT影像数据,生成精确的三维支气管树模型和支气管镜导航路径。手术时,在精准导航系统的指引下,医生操控两根机械臂,将气管镜沿着呼吸通道,以毫米级的精度直达肺部病灶区域,再置入冷冻消融针,随后释放零下149°的超低温,经过10分钟两次循环的冷冻消融,将癌细胞彻底灭活。

这场手术堪称“亚毫米级精度的无痕之战”,成功突破了传统手术和消融手段在处理此类病灶时定位难、创伤风险高的技术瓶颈。其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机器人辅助系统,凭借机械臂的超高稳定性和精准度,无需开刀,就能经自然腔道抵达肺部深处的病变靶点车;二是亚毫米级实时导航技术,通过融合电磁导航、光学导航、镜体运动监测与术中三维成像,实现0.1毫米级的超精准定位,哪怕是微小到肉眼难以分辨的结节也无处遁形;三是冷冻消融技术,利用超低温形成的冰球瞬间包裹病灶,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周围健康组织。

李明在术后表示:“这台手术充分验证了机器人支气管镜平台在处理极端微小、多发肺结节方面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我们致力于将肺癌扼杀在‘萌芽状态’,消除患者对肺部小结节的长期恐惧,这正是‘精准医学’与‘人文关怀’在胸外科领域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5... 不良习惯暗藏健康隐患,你中了几条? 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我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查看消息,甚至到了上厕所...
身上的痣会“变坏”?医生教您识... 前言 门诊中,常有患者指着身上的痣担忧地问我:“医生,这颗痣颜色变深了,会不会有变肿瘤的问题?”甚至...
2025年小暑养生指南:顺时而... 2025 年小暑养生指南:顺时而食,与夏共生 一、气候特征与养生重点 2025 年小暑交节时间为 7...
研究发现:坚持每天慢跑的老人,...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优甲乐和食物冲突?这 4 类吃... 得了甲状腺疾病,不少人都在吃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片),这药通常需要长期服用。如果饮食不当,可能会影响...
别让中风 “偷走” 语言!言语... “突然说话含糊不清,家人以为是没睡醒,结果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在扬州华东慧康医院神经内科,这样令人...
一处细节,说明男人真的非常爱你 你在感情中,有没有这样的感受:你很爱他,可是你不知道,他到底有多爱你。 为了知道这个答案,你小心试探...
确实太“温馨”了!在京高校博导... 学生想减肥? 减脂餐安排! 近日 中国农业大学的温馨副教授 带领智慧膳食研究团队 精心设计56道科学...
鼻咽癌晚期肺部转移生存期有多长... 鼻咽癌,作为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其晚期出现肺部转移的几率是非常高的,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与生...
这种东西减重期间可不可以吃?很... 火锅号称天下所有食材皆可涮之,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气氛很容易就热闹起来,一家老小、亲朋好友,涮得开心...
全国首例:两个不同部位病灶,一... 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近日完成一例创新性肺癌手术,成功为患者徐女士(化名)同期实...
原创 癌... “为什么是我?” 躺在诊室里的李女士,听着医生口中吐出的“癌”字,大脑一片空白。 昨日还是挤地铁上班...
人不吃盐会瘦吗?科学的饮食与体... 北京君城永和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在追求健康与完美身材的当下,关于饮食与体重管理的话题始终热度不减。其中...
焦虑症患者最不想听到的7句话!... 当与患有焦虑症的人交谈时,你可能不知道该说什么,并很难理解他们。你说的一些话语可能会对他们造成更多的...
原创 这... 姐妹们,你们知道吗?有些海鲜简直就是大海送给我们的"液态黄金",吃对了比涂十层精华液还管用!作为一个...
重庆博爱儿康自闭症康复:孩子一... 重庆博爱儿康自闭症康复:孩子一逗就笑能否排除自闭症?许多家长发现自家宝宝容易被逗笑,便认为孩子不可能...
暑期摘镜热潮已至 武汉普瑞眼科... 盛夏7月,摘镜热潮月,高考生成为这股热浪的“主力军”。高考后,各眼科医院屈光中心手术量急剧增加。摘镜...
原创 胸... "才35岁就确诊冠心病,我平时连感冒都很少得……" "胸痛持续了5分钟,吃颗硝酸甘油就缓解了,结果第...
原创 英... 在20世纪50、60年代,世界各国对于核武器的威胁普遍保持着高度警觉,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反核运动的浪潮...
原创 6... 我要为您创建一篇关于老年人晚饭时间的健康养生情感故事,遵循您的要求使用第一人称视角。以下是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