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3天:识别焦虑信号,用科学方法为心灵“减负”
创始人
2025-06-04 11:34:33
0

距离高考仅剩3天,在这紧张的倒计时里,你是否总被莫名的心跳加速、坐立不安困扰?是否常常因为担心考不好而辗转难眠?别紧张,这正是考前焦虑在悄悄作祟。这并非是个体现象,而是我们身体应对压力的自然反应。只要掌握正确的应对方式,你完全可以有效缓解,轻装上阵!

焦虑从何而来?身体在“备战”!

考试被大脑视作一种“潜在威胁”。此时,身体会启动“战斗或逃跑”机制:

激素释放: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激增,为身体“动员”。

生理变化:心跳加速(提高供血)、呼吸急促(增加氧气)、手心出汗(帮助散热)、肌肉紧绷(预备行动)。

心理反应:注意力或过度聚焦于考试结果(灾难化想象),或难以集中(“大脑空白”),烦躁、担忧挥之不去。

适度焦虑能激发专注力与能量,但过度焦虑会干扰思维、影响记忆提取,甚至引发身体不适,反而阻碍发挥。

焦虑警报:识别过度信号

身体上:频繁头痛/胃痛、失眠噩梦、食欲骤变、手抖出汗、易疲乏。

情绪上:烦躁易怒、莫名恐惧、情绪低落、无助感强烈。

思维上:反复担忧失败、总想“考砸了怎么办”、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变差。

行为上:拖延复习、坐立不安、啃咬指甲、回避谈论考试。

科学应对焦虑:将焦虑正常化,避免“假松弛”

1. 心理调节:稳住你的内心

接纳而非对抗:对自己说:“我现在感到紧张是正常的,很多人都会这样。”承认并允许情绪的存在,拥抱情绪,和情绪平和相处。

挑战灾难化思维:当想到“考不好就全完了”,停下来问问自己:最坏结果真那么可怕吗?有其他可能吗?以往经验告诉我什么?保持松弛感,但避免假松弛,不是一味的表示“我一点都不焦虑、不紧张”,而是用更现实的念头替代:“我已尽力复习,掌握该学的,结果不完全可控,这不代表我整个人不行”、“考试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积极自我对话:用“我可以专注解题”、“我能应对挑战”、“尽力而为就好”取代“我不行”、“我肯定完蛋了”,对自己温和一些。

专注当下练习:

5-4-3-2-1 接地法(五感落地法):深呼吸,快速默念:你看到的5样东西(考场上的时钟、窗外的树等等)、听到的4种声音、触摸到的3样物品(衣物、皮肤、文具等)、闻到的2种气味(青草膏、风油精等自己可接受的味道)、尝到的1种味道(或想象一种)。

建议提前在考前分辨一下自己五感哪个相对于更敏感一点,可以进行针对性练习会更有效使你摆脱焦虑。

简单版正念呼吸:安静坐好,挺直身板,轻轻闭眼,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时空气进出鼻孔的感觉上,走神了,温和地拉回来。

2. 身体调节:安抚你的神经

深呼吸(4-7-8法):用鼻子深深吸气4秒,屏住呼吸7秒,用嘴缓缓呼气8秒(发出“呼”声),重复几次,关键在呼气要长且彻底。

渐进式肌肉放松:从头到脚(或从脚到头),依次收紧一组肌肉(如紧握拳头、皱紧眉头)5-10秒,然后突然放松,体会紧绷与放松的强烈对比感,每组做一次。

规律有氧运动:快走、慢跑、跳绳、跳舞等,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运动释放内啡肽,有效缓解紧张,提升情绪。

保证充足睡眠:考前熬夜是大忌。固定作息,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屏幕,营造安静黑暗环境。若难以入睡,可尝试上述呼吸法或听轻柔音乐。

3. 考前准备:建立掌控感

制定合理复习计划:分解任务,明确每天目标,留出休息和缓冲时间。完成计划打钩,增加掌控感和成就感。

模拟考试环境练习:在规定时间内,模拟真实考试情境做套题,训练时间管理和适应感。

准备好考试用品:提前一晚将准考证、身份证、文具等必备物品放入透明文件袋,减少考试当天早上的慌乱。

熟悉考场路线与环境:提前了解考点位置、交通方式、甚至教室位置,减少陌生感带来的不安。

4. 考试当天:临场应对技巧

开考前紧张:深呼吸几次,积极暗示:“我准备好了”、“平静下来”,避免和过度紧张的同学交谈。

做题时心慌:立刻停下笔,做几次深呼吸,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喝一小口水。如遇难题卡壳,果断跳过,先做会做的题,建立信心后再回头。

考完一门后:避免反复对答案纠结。考完即“清空”,积极休息(散步、听音乐),专注准备下一科。

给家长的建议

营造轻松氛围:少说多鼓励,减少唠叨和施压,多表达无条件的支持与信任:“尽力就好”、“我们相信你”。避免不必要的家庭矛盾与争吵,从自身做起,减少手机使用,多看书、多运动、进行放松训练。

做好后勤保障: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安静的学习环境,督促孩子规律作息。

关注情绪而非过度追问:观察孩子的状态,多问“感觉怎么样?”而非“复习得如何?能考多少分?”。不要告诉孩子:“你别紧张、别焦虑”,反而会适得其反,允许并接纳孩子的焦虑情绪。

做孩子的定心锚:保持自身情绪稳定,比孩子更加松弛,也要避免“假松弛”,积极的想法,合适的目标期望,专注于当下“我能做的、能掌握的有哪些”,避免过度焦虑传染给孩子。先照顾好自己,再去照顾孩子。

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焦虑症状严重且持久(如持续数周失眠、情绪崩溃、完全无法学习、出现惊恐发作),或尝试多种方法仍无法缓解,请务必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的专业帮助。这并非脆弱不堪,而是对自己的负责与关爱。

考试不是对未来的审判,而是展示你阶段性努力的舞台。当你掌握了这些科学应对焦虑的方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请相信,你为这场考试付出的汗水,早已在无形中塑造了你更强的能力。轻装上阵,专注当下,你的潜力远比想象中更为辽阔。祝所有考生稳定心态,发挥最佳水平!

文字|精神心理科 肖欣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安甲康甲状腺研究院】甲状腺... 甲状腺位于颈部喉结下方却能分泌甲状腺激素(T3、T4),调控全身代谢、体温、心跳等基础生理功能,同时...
原创 甄... 在甄嬛尚未回宫之前,雍正皇帝膝下仅有两位皇子。其中,三阿哥的生母齐妃因遭皇后精心设计的圈套而被迫自尽...
原创 5... 52 岁袁立瘦 15 斤惊到网友!背线紧实腰有弧度,东北唠唠:这自律不是为上镜,是为自己活得爽 最...
肉毒素中毒竟来自加价的“进口水... 近年来,肉毒素因为除皱、瘦脸等功效成了热门医美项目之一。许多美容院借机推出相关注射服务,吸引了大量消...
总投资39亿元!浙医一院台州医... 精彩活动 时间:9月20日-21日上海 形式:经验分享+机构参访+专病中心合作洽谈 【点击蓝色项目...
原创 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地区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战略要地。在众多军事行动中,东北解放军首次攻占的...
归芍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归芍二陈簿是由当归、白芍、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等组成的方剂。目前并没有足够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明确其...
权威发布:中国常见的致癌“元凶... 清晨五点,天刚蒙蒙亮,62岁的王大妈像往常一样推开窗户,准备为全家做一顿丰盛的早餐。她仔细拆开超市买...
3D全形手指再造技术,再造有血... 3D全形手指再造技术是把3D打印技术应用到手术设计中,通过3D打印技术1:1精确还原手指外形,提前为...
太空旅行竟会影响视力,科学家揭... 想象一下,漂浮在太空中,俯瞰蔚蓝的地球,仿佛置身于一个科幻电影的场景。然而,太空的魅力背后,却隐藏着...
原创 国... WTT澳门冠军赛激战正酣,国乒军团却接连遭遇重创。在备受关注的男单1/8决赛中,国乒选手薛飞以0-3...
数字疗法新范式:冥想O2O赋能... 导语: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996”的作息、永无止境的比较,让“精神内卷”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当人...
生活点滴汇聚,见证伴侣间情感细... 【小小故事博大家一乐!!!】 生活点滴汇聚,见证伴侣间情感细腻波动 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里,爱情似乎...
百年治甲薪火传!贾永忠四调一化... 在陕西高海拔山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因远离海洋、土壤碘盐流失,食物与饮水中碘含量匮乏,“大脖子...
躁狂与抑郁的共舞—认识双相情感... 作品声明: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一,当心灵陷入极端节拍的漩涡 在精神健康的光谱中有一种疾病...
专家刘国江:为何提倡癫痫中西医... 在癫痫治疗领域,中西医结合疗法正逐渐成为主流趋势。著名专家刘国江主任多年来始终坚持推广这一理念,那么...
糖尿病并发症用药指南:全面护靶... 糖尿病并发症涵盖肾脏、神经、眼部、足部等多系统损伤,核心是长期高血糖导致的微血管与神经病变。治疗需围...
原创 熬... 好多人喜欢在清晨或者夜晚喝一碗小米粥,暖胃还暖心,可是熬粥看似轻易,实际上有若干讲究,有些方法虽说省...
原创 灵... 龙泉山民宿夜景最佳地点,首推山顶观景台与半山腰云栖小筑。此处视野如裁,可览成都平原万家灯火与山间星月...
令人身心俱疲的焦虑,该如何化解 深夜,28岁的小茜躺在床上,脑海里的念头一个接一个地蹦出来。“明天的提案,客户会不会否定?”“父母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