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暑气的到来,天地间的阳气也正蓬勃外发。在这个春夏交接的节气,正是调整身体状态、顺应时节的关键节点。所以今天膳之幸就结合中医智慧,总结出“三要三不要”法则,助您在生机盎然的时节里,以温和之道守护身心平衡。立夏养生“三要”:顺应天时,养护重点。
1.要晚睡早起:与自然“同频共振”
《黄帝内经》说“夏三月,夜卧早起”,夏季白昼变长,日照充足,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6-7点起床,让生物钟与太阳升落同步。
膳之幸提醒:早起后可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做些拉伸运动,让阳气顺利升发;晚上睡前避免长时间看手机,可用温水泡泡脚,帮助放松身心,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
2.要健脾祛湿:给身体“除湿气”
立夏后雨水增多,湿气加重,人体也容易被“湿邪”困扰,出现困倦乏力、舌苔厚腻等问题。脾胃是祛湿关键,此时宜多吃健脾利湿的食物,帮助身体排出多余水分。
膳之幸推荐:山药、茯苓、白扁豆都是健脾佳品,可蒸山药、用茯苓粉煮粥、清炒白扁豆;冬瓜、玉米须煮水也有很好的利湿效果,餐后喝一杯,轻松应对湿气。
3.要养心安神:给身体装个“稳压阀”
中医讲“夏气通于心”,夏季需要格外呵护心脏。立夏后天气闷热,人容易心烦意乱,红色食材入心经,能起到养血安神的作用。
膳之幸推荐:早餐一碗红豆薏米粥,午餐一份番茄豆腐汤,晚餐红枣桂圆茶,再搭配10分钟静坐冥想,给心脏放个“小假”。
二、立夏养生“三不要”:避开误区,护好根本
1.不要过食辛辣:给心火“降降火”
夏季心火易亢,人体也容易出现口干、失眠、情绪急躁等情况。此时若再吃太多辣椒、花椒等辛辣食物,不仅会加重体内燥热,还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膳之幸建议:饮食宜清淡,多吃绿豆、百合、银耳等清凉食材。晚餐来盘百合炒西芹,或睡前喝碗绿豆百合粥,平衡阳气,让身心“静下来”。
2.不要贪凉饮冷:护好脾胃第一道防线
立夏后很多人贪凉饮冷,但此时人体阳气浮于体表,脾胃反而虚寒。过多寒凉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胀、没胃口。
膳之幸建议:日常宜喝温水,冰箱食物提前回温,三餐搭配温热的小米粥或山药汤,养护脾胃。
3.不要久坐不动:让气血跟着阳光“动起来”
立夏后昼长夜短,很多人容易犯懒,久坐办公室或宅在家里。但中医认为“久坐伤肉,久卧伤气”,长时间不动会导致气血循环不畅,尤其是阳气升发的季节,更需要通过适度活动来顺应自然。
膳之幸建议:每天抽出20分钟做舒缓运动,如八段锦、散步或晒背10分钟,微微出汗即可,促进气血运行,养阳气、防春困。
膳之幸始终相信,节气养生的精髓,不在刻意的“做加法”,而在与自然同频的“做减法”。立夏的“三要三不要”,如同为身体定制一把度量衡,时刻提醒着身体与季节“同频共振”。膳之幸愿您在这个夏天,以平和之心顺应时节,用简单方式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