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两三种口服降糖药,血糖不达标怎么办?专家:上胰岛素,一周注射一次
创始人
2025-05-12 19:11:23
0

口服两三种降糖药都很难把血糖降下来,这是内分泌科面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个难题。近日,记者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获悉,自从去年年底引进一周一次基础胰岛素——依柯胰岛素后,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变得更加轻松。

“一周一扎一针,且不痛。”这是上百名2型糖尿病使用者的体验。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59岁的冼先生成为首批受益者,通过“一针控糖”实现血糖全面达标。

口服药失效,一周一针让血糖达标

从事IT行业的冼先生与糖尿病抗争五年,即便联合使用三种口服药,空腹血糖仍飙升至10.8mmol/L,(正常值3.9~6.1mmol/L),糖化血红蛋白9.3%(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HbA1c<6.5%)。

“每天吃药就像完成任务,但口干、多饮越来越严重,工作出差常忘记带药。”他的困境折射出我国1.4亿糖尿病患者的普遍难题——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我国血糖控制达标率仅16.5%。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孙嘉团队为其制定的治疗方案颇具代表性:停用两种口服药,保留达格列净,每周注射一次依柯胰岛素。在第2周冼先生的血糖逐渐趋于达标、平稳;无低血糖事件发生;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高达100%。治疗3周后,冼先生的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达100%,且全程无低血糖反应。“就像手机从每天充电升级到一周一充。”患者这样形容治疗体验。

破局“针头恐惧症”的科技突破

胰岛素治疗作为控糖“终极武器”,长期受困于每日注射的依从性难题。数据显示,93%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和91%的医生表示,希望胰岛素无需每天注射即可良好控制血糖。

不用每天扎针,这能做得到吗?2024年6月2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依柯胰岛素注射液上市,该药物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的治疗,其特点是每周仅需注射一次,这也标志着全球首个一周一次的长效胰岛素正式问世。

依柯胰岛素的预充式注射装置采用32G超细针头,“把针头放在肚皮上,啪的一声,药就注射好了,很多患者注射时甚至没有痛感”,孙嘉主任介绍,该药采用特殊缓释技术,单次注射70-80单位即可维持整周基础胰岛素水平,临床试验显示其疗效与安全性不逊于日制剂。所以,其缓释的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胰岛素易导致低血糖的情况。

更令患者欣慰的是经济性。“让患者少花钱,这是我们临床医生需要考虑的问题。一支依柯胰岛素700个单位,有些病人就一周才打70个单位,这样算下来可以打10次,时间上为10周。药物进入医保目录,报销后一个月患者自费才30多块钱。这对于需同时服用降压、降脂药物的慢性病患者,治疗负担显著降低。”孙嘉主任表示,“让病人花费不多。这也是我们临床用药的一项宗旨。”

万亿市场迎来胰岛素周制剂技术竞速

目前,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正掀起“长效革命”。礼来公司的Insulin Efsitora Alfa三期试验数据亮眼,国产龙头甘李药业亦加速推进周制剂研发。专家预测,未来五年胰岛素周制剂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推动糖尿病管理从“血糖达标”向“治疗体验优化”转型。

“这不仅是给药频率的改变,更是治疗理念的革新。”孙嘉主任指出,对于1.4亿中国糖尿病患者,特别是1.1亿2型糖尿病群体,周制剂将破解起始治疗延迟、剂量调整不足等临床痛点。创新药物将让亿万糖尿病患者在抗击病魔的路上,少一份挣扎,多一份从容。随着更多适应症拓展,这种“去负担化”治疗模式或将成为慢病管理的标杆。

文、图| 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马彦 韩羽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同体检报告解读:乳腺结节分级... 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在大同,很多女性在拿到体检报告时,看到乳腺结节分级这一项,往往一头雾水,不明白...
“为你做这件事的男人,真的非常... 感情里,最深的爱不是喊得最响的那声"我爱你",而是当你陷入困境时,他不声不响的那句"我来处理"。 真...
中成药不合理处方率降至一成以内 // 中成药作为中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治疗中占据重要位置。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应用日益广...
中国痴呆发病率飙升300%!全...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痴呆(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成为家庭与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就在2025年5月,...
原创 立... “立秋养生先养脾,秋收才能身体宜”,老辈人常说的这句话藏着立秋养生的关键。刚立秋,天气虽还带着热,但...
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坚持与中断... 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坚持与中断:背后的原因终于懂了 你知道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居然可以高达...
南瓜到底是降血糖,还是升血糖?...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原创 多... 都说动一动更健康,但这用在老王头上就像反过来一样。 老王现在每天走一会路都能走得胸闷气喘,起初还能坚...
活得糙、难自律?别给自己的健康... 明知要早睡, 却忍不住熬夜追剧; 明知酗酒伤肝, 却挡不住劝酒的人; 明知垃圾食品有害健康, 却挡不...
十年医疗援昌 浇灌格桑花开 “红色昌都”,是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从2015年重庆市第一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抵达西藏自...
今天起,吃盐请调整一下! 新研究揭示高盐饮食通过“劫持”大脑引发高血压的机制 日常饮食中摄入的过量盐分,可能正悄悄“劫持”我们...
十日祛湿见奇效:中医辨治天疱疮... 天疱疮一症,在中医典籍中早有记载,属"天疱疮""火赤疮"范畴。其发病多与脾失健运、湿热内蕴、外发肌肤...
沉迷工作,原来是「抑郁」了? 我的一个男性朋友过去一年总是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像「变了个人」,直到最近他开始疯狂在夜里跑步,我才意识...
拒绝“心理内耗”,学会放过自己 严重的“心理内耗”,不但会影响我们做出有效判断,还严重危害身心健康。一个人最大的内耗,就是“不放过自...
激素治疗会伤骨头吗?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很多患者在手术、放化疗后,还会长期服用一种叫做 芳香化酶抑制...
“小切口”撬动医改“大改革” 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改革绝非简单的结算方式转变,而是一场深刻的管理革命,牵动着医...
“健康郑州号”让健康知识随地铁... 本报讯(记者 丁玲)8月20日上午,郑州地铁1号线“健康郑州号”主题专列正式从郑州市体育中心站启程。...
李雪琴自曝胃部切除8个息肉,癌... 8月26日,话题#李雪琴胃里切了8个息肉#登上热搜。 据热度新闻,李雪琴近期在综艺节目《我们的宿舍》...
这种水千万别再喝了!确认为2A... 电热水壶是常见的家用电器。然而近期网络上流传一种说法:“电热水壶可能析出重金属锰,而长期摄入锰会对人...
“新门诊”凭什么走红 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部门联合发布《“健康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提出鼓励医疗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