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指甲易断与缺钙有关;有人认为,指甲上有很多竖纹,是肝脏不好的表现;还有人认为,甲半月少说明身体不好……其实,这些说法都是不对的。

您有这些指甲问题吗
指甲易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指甲易断和缺钙没有直接关系。钙质主要沉积在人体的骨骼和牙齿中,而指甲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指甲的硬度主要取决于角蛋白的结构和排列,而非钙的含量。
经常洗手、洗碗、游泳的人,容易出现指甲变脆、易断的情况。这是因为水会使指甲反复膨胀、收缩,导致结构受损。洗洁精、洗衣粉、洗手液等产品中的化学成分会造成甲板脱脂,导致甲板脆性增加,干燥开裂。
随着年龄增长,指甲的含水量下降、角蛋白生成减少,会导致硬度降低。另外,缺铁性贫血,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B、锌、蛋白质摄入不足,可导致指甲变脆等问题。
指甲竖纹虽然部分肝脏疾病会引起指甲变化,如特里甲、杵状甲、指甲变黄等,但不会导致指甲出现竖纹。其实,指甲表面的竖纹一直都存在,随着年龄增长,竖纹会越来越明显,大家不用在意。此外,有些人受遗传因素影响,指甲竖纹会比较明显。
甲半月较少每个人甲半月的大小和数量是恒定的,至于能露出多少,与指甲和甲小皮的长度有关。一般来说,大拇指和中指的甲半月较明显。
出现白点指甲上的白点被称为“点状白甲”,一般跟疾病没什么关系。外伤会导致指甲局部厚度、角质结构变化,进而出现白点,若甲母质没有受损,新长出来的指甲会将有白点的指甲往外“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指甲反复出现白点,且越来越严重,甚至连成一条线,应及时就医。
出现黑线需要明确的是,指甲上出现黑线,跟灰指甲没有关系。指甲下的色素细胞通常处于休眠状态,不产生色素。当指甲有炎症时,就会激活色素细胞,出现灰色、深灰色的线。服用某些药物,洗衣服、洗碗过多等都可能让指甲出现炎症,大部分人指甲上的线都由其引起,不需要特别处理。当色素细胞增多并聚集成巢时,就形成了甲母痣。若出现了甲母痣,应及时就医,以防癌变。通常来说,甲母痣引起的线颜色较深、边界不清楚;而炎症引起的线颜色较浅,以灰色、深灰色为主。
出现倒刺怎么办
倒刺也被称为“逆剥”,是指甲周围皮肤角质层开裂、剥离导致的。气候干燥,频繁使用消毒液、洗手液、洗洁精,啃咬指甲,以及过度修剪指甲、做手工等容易导致倒刺。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同一部位反复长倒刺,且伴有严重干燥、脱屑,可能与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皮肤问题有关。
正确处理倒刺的方法是先用温水泡手,再用已消毒的小剪刀或指甲钳,齐根剪掉突出的倒刺,最后涂抹护手霜或指缘油。大家千万不可用手撕或用嘴咬倒刺,以防倒刺根部皮肤真皮层撕裂,造成甲沟炎。
警惕这些指甲变化
如果指甲出现以下情况,要尽快就医。
1.指甲脱落。
2.指甲上有明显的横沟、分层,或某片指甲明显比其他指甲厚。
3.指甲开裂、出血。
4.指甲上有黑色竖线或黑块,以及红色的竖条纹。
5.指甲发黄、发绿、发灰,或某片指甲大部分变白。
6.指甲周围皮肤红肿、疼痛甚至化脓。
来源:老年健康报
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薛斯亮
策划:郑颖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