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住两个口诀
“中风120”口诀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2只手臂是否出现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果自己或他人突然出现以上任何一个症状,则有可能是卒中,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BE FAST”口诀
“B”是指平衡(balance),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是指眼睛(eyes),突然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或者一过性黑矇;
“F”是指面部(face),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是指手臂(arms),手臂突然出现无力感或者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是指言语(speech),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是指时间(time),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有以上任何一个症状突然发生,则有可能是卒中。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把握好最佳治疗时机。
拨打120求援
保障院前急救
《要点》指出,“立刻就医”也就是要把握黄金救治时间。出现任何疑似卒中症状,不要犹豫,不要等待症状自行消失,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要选择正确的转运方式,不要自行驾车或由家人送往医院,救护车可以提供院前急救,并将患者直接送往距离最近的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卒中中心。
错误自救
危险大
指尖放血急救会帮倒忙对于卒中的自我急救,有一种说法是,突发脑卒中时可以通过扎手指、扎耳朵放血进行急救,或者在等待急救过程中服用安宫牛黄丸、阿司匹林等药物。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主任医师缪中荣表示,扎手指或扎耳朵放血叫作放血治疗。但扎手指放血会造成活动性出血,可能会影响后续治疗。曾有一名患者突然出现肢体无力、言语障碍,就诊时恰好在静脉溶栓的时间窗内,医生准备给他进行静脉溶栓,却发现他的十指用缝衣针扎完后仍在出血,这种开放性出血是静脉溶栓的禁忌。所以这名患者失去了使用溶栓药物开通血管的机会,最终预后不佳。因此,脑卒中发生后,不要采用放血治疗的方法,应尽早到医院接受规范治疗。
盲目服用阿司匹林会加重出血性卒中 对于错误的急救方法,缪中荣还举了一个例子:人们有时候会在家里常备一些阿司匹林之类的急救药物,但在脑卒中发生时服用这些药物是不安全的。因为很多脑卒中患者会出现意识不清,自行服药可能造成窒息等一系列的问题。
更危险的问题还在后面。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就是脑出血、血管破了,缺血性卒中就是脑血管堵了。如果脑血管堵了,用阿司匹林是可以的;如果脑血管破了,用阿司匹林会加重出血。在患者没有接受规范的CT扫描检查之前,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有些症状是相似的,所以不能在没有辨别清楚时自行服药。
正确的做法“三步走” 1.拨打急救电话120。2.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因为意识障碍导致的呕吐造成的窒息。3.不喂食喂药。
“缺血性脑卒中的救治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法,一个是静脉溶栓,一个是动脉取栓。”缪中荣说。静脉溶栓是通过静脉输注溶栓药物来溶解血栓,通常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急性期疗法。动脉取栓主要针对大脑大血管闭塞的患者,医生通过微创介入手术,将导管送至堵塞部位,用取栓支架把血栓“取”出来。部分患者的取栓时间窗可延长至6~24小时。
发病后3个月内抓紧康复治疗
预防残疾
卒中患者经过规范、及时的急救之后,进行康复治疗是非常必要的。《要点》指出,卒中可能导致偏瘫、失语、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等后遗症,科学的康复治疗是减轻残疾、重返社会的最有效途径。
卒中后康复治疗的最佳时间是发病后3个月之内,在生命体征稳定和病情无进展情况下,卒中患者应尽早开展康复治疗。如果超过1年再进行康复治疗,各种功能恢复的效果将有所降低。
现代卒中康复是多学科团队协作的过程,包括:1.物理治疗(PT),恢复肢体运动、平衡和行走能力。2.作业治疗(OT),训练穿衣、吃饭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3.言语语言治疗(ST),改善语言表达、理解及吞咽功能。4.心理疏导与治疗,应对卒中后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康复是一个长期且需要耐心的过程。患者和家属都应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争取实现最佳的功能恢复。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降低卒中发生风险
卒中重在预防,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大幅降低卒中的发生风险。比如坚持适度体育锻炼,将体育锻炼融入日常生活;清淡饮食,做到低盐少油、食物多样;克服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避免久坐等;防止过度劳累;保持情绪平稳;关注气候变化,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诊早治。
另外,高血压患者要控制血压,坚持按医嘱服用降压药物。高脂血症患者要控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坚持按医嘱服用降血脂药物。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前期人群要按照医生建议,采取饮食、运动和药物等综合措施控制血糖。心脏病患者要控制心脏病相关危险因素等。
整理|| 楚超
编辑 || 颜红波
校对 || 郑春华
审核 || 董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