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疗法“重启”80岁人生
创始人
2025-10-25 20:45:27
0

□记者 王嘉译 实习生 尹启栋

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实践中,超高龄患者(80岁及以上患者)因其身体机能退化、合并症风险高等特点,往往面临更为复杂的治疗决策。当传统治疗方案效果有限时,临床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

近日,80岁黄先生(化名)的治疗经历,为这一领域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启示。

反复拉锯:从希望到困境的循环

三年前,黄先生因左肩持续疼痛前往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景华院区骨科就诊。

本以为是一次普通的骨科问题,检查结果却提示情况更为复杂:除骨折外,局部还存在异常包块。经血液科紧急会诊,最终黄先生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且伴有髓外病变与1q21扩增等相对复杂的生物学特征。

在血液科主任秦玲教授团队的努力下,黄先生开始了首次系统性治疗。CD38单抗联合靶向药物的方案一度让病情得到较好控制,他从需要卧床恢复到可以自主活动。然而,多发性骨髓瘤易复发的特性,让这场抗争变得格外漫长。在后续数年里,他的病情出现了多次反复。

2025年4月,黄先生日常活动时不慎再次骨折,检查显示疾病出现第四次进展。“那次我是被搀着进医院的。”他回忆,“这个过程最考验人的就是病情反复发作。前脚踏出医院大门没多久,后脚又得住进来。一回回这么折腾,身体扛不住,心里也煎熬。我年纪这么大了,有时候躺在床上忍不住想,要不干脆算了吧。”

生命转机:与“新生细胞”并肩前行

面对治疗困境,秦玲教授团队经过全面评估,认为CAR-T细胞疗法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此时,CAR-T疗法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已积累了不少循证医学证据,包括《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多发性骨髓瘤诊疗指南》、美国《NCCN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实践指南》、欧洲《ESMO多发性骨髓瘤诊疗指南》在内的国内外权威指南也将其列为重要选择之一。

“当时医生建议用CAR-T治疗,这个名词对我来说非常陌生。”黄先生坦言,“但我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也愿意尝试新的治疗方案。”

对医疗团队而言,为超高龄患者实施CAR-T治疗需要格外审慎。秦玲教授解释道:“除了需要关注常见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之外,我们更需要全面评估患者脏器功能的储备情况。对于高龄患者,任何治疗相关反应如果与基础疾病叠加,都可能增加治疗管理的复杂性。”

基于这些考量,团队为黄先生制定了个体化的全流程管理方案,覆盖“治疗前评估—治疗中监控—治疗后康复”三个关键阶段。治疗前,团队对他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进行了系统评估和针对性准备;治疗中,参考国内外临床经验对预处理方案进行了精细调整;细胞回输期间及回输后,团队保持着密切的临床监测,为治疗安全提供了更多保障。

2025年9月23日,黄先生迎来了CAR-T细胞回输的日子。随着细胞液缓缓流入体内,一场精密的免疫应答过程随之启动。

CAR-T细胞在体内如同经过专门训练的免疫部队,能够识别并靶向清除肿瘤细胞,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共同参与这场“战斗”,从而有望实现对肿瘤更有效的控制。

就在数月前,反复的病情几乎耗尽了黄先生的所有信心,一度萌生放弃治疗的念头。然而,接受CAR-T治疗之后,他的身体与精神都悄然发生着向好的转变。

如今的他,不再被病痛禁锢于床榻。他的步伐一天比一天稳健,甚至能每天坚持下楼锻炼。吃饭香、活动勤、睡眠稳,这些寻常的生活细节,如今在他看来,都成了值得珍惜的幸福。

更令人欣慰的是,他的眼中重新闪烁起对未来的期待。他开始主动与医生沟通康复计划,从消极放弃到积极面对,CAR-T疗法不仅为他带来了身体的康复,更点燃了他心中的希望之光,宛如一次真正的生命重启。

未来展望:CAR-T疗法拓展骨髓瘤治疗新边界

随着临床证据的不断积累,CAR-T疗法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指南中的推荐地位正稳步提升。尽管目前该疗法在我国尚未纳入一线标准治疗,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截至目前,国内已有三款CAR-T产品获批用于三线及以上治疗的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患者群体提供了新的希望。CAR-T技术在骨髓瘤治疗体系中的价值正日益凸显,为未来治疗策略的升级与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治疗发展趋势来看,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在传统小分子药物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免疫治疗有望成为未来的关键支柱。其中,CAR-T疗法表现尤为亮眼。无论是单靶点CAR-T,还是能够更精准识别肿瘤细胞的双靶点CAR-T,均在临床实践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了获得更深层次缓解的可能。

秦玲教授表示,面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未尽之需,其团队将在持续优化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CAR-T疗法、双特异性抗体等新型免疫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通过在这些前沿领域的持续探索,团队期望能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提供更为精准、丰富的治疗选择,让更多患者能够从创新疗法中获益。

专家简介

秦玲

血液学博士、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

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中国老年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多发性骨髓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健促学会中枢淋巴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干细胞移植及细胞治疗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河南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河南省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研究型医院医院学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学会副主委

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多发性骨髓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临床肿瘤学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慢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情绪也怕换季?试试这些调适方法... 小吴今年28岁,自从天气慢慢转凉以后,他时不时就会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低落。明明秋高气爽,晴空万里,但...
火丹灸外治疗法,类风湿强直性脊... 对于那些长期遭受关节疾病困扰的朋友而言,寻找到一种既具备有效性又拥有安全性的治疗方法,是极其关键重要...
秋日转凉易倦怠,巧调身心焕活力... 秋意渐浓,凉风拂面,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此时人体也易出现倦怠乏力、情绪低落、皮肤干燥、睡眠不佳...
膳食纤维是红薯的20倍,蛋白质... 膳食纤维是红薯的20倍,蛋白质是牛奶的6倍!每天吃一点,饱腹又营养,肠道一顺到底 大家有没有发现,生...
原创 霜... 导读:每年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也是秋冬交替的时候。而在秋冬交替之时,是一年中温差最大的。而...
镰状细胞病孕妈的福音:新方法1... 妊娠高血压是孕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对于患有镰状细胞病的准妈妈来说,这种风险可能更高。镰状细胞病是一...
花生再次被关注!调查发现:常吃... 花生再次成为健康界的关注焦点,很多人可能并未意识到,这种在日常餐桌上常见的小食品,竟然蕴含着如此丰富...
糖尿病一口酒都不能喝?医生怒斥... 许多人在年纪渐长后被诊断为糖尿病,这不仅意味着他们需要承受糖尿病带来的诸多健康挑战,也要求他们在日常...
原创 幻... 精神分裂症幻听不是瞎想:大脑认错自己声音的真相,半个世纪终于说透大家是不是都觉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听...
酒以成礼:谦夫子宴饮中的现代礼... 酒以成礼:谦夫子宴饮中的现代礼仪~张仲景集团出品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酒从来不只是饮品,更是承载...
酒精性脂肪肝和肝炎患者平常有什... 长期大量饮酒不仅会对身体造成多方面的伤害,还会对肝脏产生严重影响,引发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
高血压别只靠西药!天麻钩藤等4... 提到高血压,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吃降压药”,却发现血压总像“坐过山车”——情绪一激动就飙升,停药就反弹...
江苏省2025股骨头早期症状与... 本文将重点介绍股骨头疼痛的早期识别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早期症状通常表现为髋关节的隐痛或不适,患者可...
四分之三的消费者对DTC药品销... 引言 近年来,随着大型制药公司纷纷推出直接面向消费者(DTC)的药品销售平台,消费者对这一新兴模式的...
丙肝抗体阳性=感染丙肝?这1个... “体检报告显示丙肝抗体阳性,是不是就确定得了丙肝?”这是太原龙城中医医院在接待体检人群时,最常被问到...
脑梗与戴帽子有联系?医生告诫:...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冬季的寒冷天气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来说,寒冷的天气不仅...
助听器价格一般多少钱一个?助听... 我是音频测评达人,专注助听器和高保真耳机超过8年,经常有人问“助听器价格一般多少钱一个?助听器十大排...
人活一世,多做善事,必有善报! 常言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 从古至今我们的祖祖辈辈就教导我们要好好做人,踏...
高血压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建议:... 高血压这几年真是越来越常见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大家身边几乎都有亲戚朋友在吃降压药。以前总觉得高血...
胃病的发物,不是吃辣,真正要少... 晚饭过后,53岁的李叔总喜欢约上老邻居们小聚一番。 烤串端上来,一瓶冰啤酒也就打开了,热辣的调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