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医号 | 心理医生:游戏成瘾或加重焦虑抑郁情绪
创始人
2025-10-15 15:15:33
0

央广网北京10月15日消息(记者 郭彦伟)吃饭时刷着游戏界面,路上紧盯手机屏幕,回家后更是机不离手连玩数小时……这样的画面,在当下不少家庭中频频上演。为什么与成年人相比,儿童青少年更容易游戏成瘾?游戏成瘾究竟有哪些危害?家长又该如何科学应对?央广网记者采访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理医学科主治医师黄懿钖博士。

未成年人是游戏成瘾的高风险群体

黄懿钖表示,由于自身发育特质、游戏设计机制与社会心理需求三者交互作用,未成年人是游戏成瘾的高风险群体。

从自身发育特质看,青少年大脑的奖赏系统(主要由腹侧纹状体等区域负责,依赖神经递质多巴胺)已发育得较为敏感,对即时反馈和新鲜刺激反应强烈。然而,负责执行控制、冲动抑制和长远规划的大脑前额叶皮层却要到近30岁才完全成熟。这种发育上的“油门强、刹车弱”状态,使得他们更难抵抗游戏设计精良的即时奖赏,而相对缺乏对长期后果的考量能力。

从游戏设计机制看,现代电子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深度融合了行为心理学原理。其核心机制包括:

·可变比率强化:奖励(如装备、抽卡)的出现是不定时间、不定次数的,这种不确定性会最大程度地激发寻求行为,类似于“赌博”机制,使人欲罢不能。

·即时反馈与成就感:每一个操作都会得到视觉、听觉上的即时反馈(如得分、升级、特效),这种持续不断的正向激励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

·目标系统与沉没成本:清晰的任务链、成就徽章和社会排名,提供了明确的目标感。玩家投入的时间、金钱和情感(“我好不容易练到这个等级”)形成了“沉没成本”,使其难以抽离。

从社会心理需求看,根据自我决定理论,人类有自主、胜任和归属三大基本心理需求。当这些需求在现实世界(如学业、家庭、社交)中受挫时,游戏世界提供了一个完美的“代偿性满足”空间。“在游戏中,青少年可以体验掌控感(自主)、通过练习提升技能并获得认可(胜任),以及在团队中扮演角色、结交朋友(归属)。”

未成年游戏成瘾危害多重

黄懿钖指出,游戏成瘾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认定为“游戏障碍”,其危害是多维度、系统性的,具体而言,包括生理层面、心理与认知层面、社会功能层面三个维度。

·生理层面

游戏成瘾容易导致睡眠剥夺,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和记忆巩固,引发昼夜节律紊乱;久坐不动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风险;重复性操作可能导致腱鞘炎、颈椎腰椎问题;视觉疲劳与蓝光暴露影响视力。

·心理与认知层面

1.执行功能损害

长期接受碎片化、高强度的刺激,会损害注意力的稳定性和分配能力,导致在需要持续专注的任务(如听课、阅读)上表现困难。同时,规划、组织、任务切换等高级认知功能也会受损。

2.情绪调节失调

对游戏刺激产生耐受后,个体对平淡的现实生活更容易感到无聊、烦躁和低挫折耐受力。一旦无法游戏,可能出现戒断反应,如焦虑、易怒、抑郁。

3.现实感疏离

过度沉浸于虚拟世界,可能导致对现实世界的兴趣减退和情感疏离,模糊虚拟与现实的边界。

·社会功能层面

1.学业不良

这是最直接的后果,投入游戏的时间与精力直接侵蚀了学习时间。

2.社交退缩

线下真实的、非功利性的人际交往被线上虚拟社交取代,会导致现实社交技能退化,社会支持网络薄弱。

3.家庭冲突

游戏问题常常成为亲子关系破裂的导火索,引发激烈的家庭矛盾。

游戏成瘾与焦虑抑郁形成“恶性循环”

黄懿钖告诉记者,大量研究证实,游戏成瘾与焦虑、抑郁等内化问题存在高度的共病关系。许多青少年最初沉溺游戏,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压力源,如学业失败、社交焦虑、家庭不和或校园霸凌带来的痛苦感受。游戏世界提供了一个可以暂时忘却烦恼、获得掌控感和成就感的“安全港”。在这个意义上,作为“自我疗愈”的尝试,游戏行为是应对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一种策略。

然而,这种逃避策略从长期来看具有破坏性,游戏成瘾会进一步加剧情绪问题。“因为它并未解决现实问题,反而因为沉迷游戏导致现实问题(如成绩下滑、人际关系恶化)更加严重。同时,不规律的作息、睡眠不足以及脱离社会活动,本身就会直接诱发或加重焦虑和抑郁情绪。此外,在竞争性游戏中遭遇失败或网络欺凌,也会成为新的压力源。”

黄懿钖称,临床上常见到一种“下行螺旋”的状态:现实痛苦——逃入游戏——现实功能恶化——更加痛苦——更深程度地逃入游戏。“游戏成瘾与焦虑、抑郁共同构成了一个难以自拔的困境。”

家长应从“权力斗争”转向“支持协作”

黄懿钖建议,应对孩子游戏成瘾问题,家长应从“权力斗争”转向“支持协作”,其核心是修复关系、理解需求、建立边界,具体而言,包括如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转变视角,进行非批判性沟通

1.停止指责与说教

将孩子从“沉溺网络的罪人”重新定义为“陷入困境的求助者”。指责只会激发防御,破坏沟通基础。

2.表达理解与关切

尝试了解游戏吸引孩子的真正原因。可以这样开启对话:“我看到你最近在游戏上花了很多时间,是不是在里面感觉特别有成就感/放松/有朋友?我们有点担心你,能和我们聊聊吗?” 此举旨在成为孩子的“盟友”,而非“法官”。

·第二步:在现实中创造“替代性满足”

光“堵”不“疏”注定失败。关键在于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

1.共同寻找替代活动

根据孩子的兴趣,引导其参与体育运动、艺术创作、模型搭建、户外露营等能带来沉浸式积极体验(心流)的活动。

2.创造家庭共同时光

组织不涉及电子产品的家庭活动,如一起做饭、徒步、玩桌游,重建亲密的家庭联结。

·第三步:共同商定规则,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1.家庭会议,共同制定

与孩子平等协商游戏时间、时长和前提条件(如“完成作业后可以玩1小时”),让孩子参与决策,能显著提高其遵守规则的意愿。

2.使用客观工具

利用家长控制模式、定时插座等中性工具来辅助执行规定,减少直接冲突。

3.聚焦行为管理,而非游戏内容

管理的核心是“游戏时间”,而非“游戏本身”。粗暴否定孩子的爱好,容易再次激化矛盾。

·第四步:识别预警信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表明问题已超出家庭自助的范围,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心理科的专业评估与干预:

无法自控地游戏,即使因此受到严厉惩罚也无法停止;

因为游戏而完全放弃正常学习、社交和基本生活自理;

停止游戏后,出现严重的情绪崩溃、攻击行为或强烈的焦虑抑郁;

亲子冲突已极度激化,无法进行任何有效沟通。

黄懿钖总结道,应对未成年人游戏成瘾,是一场需要耐心、智慧和专业支持的“系统工程”。理解其背后的神经科学与心理学机制,是科学干预的第一步。最终的目标,不是简单地“戒断”游戏,而是要帮助孩子重建对现实生活的兴趣与信心,恢复其身心健康与社会功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山楂水别单着喝!5种创意喝法,... 提到山楂水,很多人只会“山楂+冰糖”煮着喝,觉得它只能助消化、解腻。其实山楂是中医里的“去瘀小能手”...
原创 太... 2025年10月13日晚上,亚锦赛男团1/4决赛迎来了一场精彩的对决,中国队对阵伊朗队。首盘比赛中,...
萎缩性胃炎别乱治!黄芪配它煮水... 聊到萎缩性胃炎,很多人要么盲目用胃药“压制胃痛”,要么听说胃黏膜萎缩就猛吃补药,结果越治越糟。其实萎...
抗癌专家蒋学林与海参活性多肽:... 国医大师蒋学林:深耕抗癌领域的医学专家 蒋学林,男,汉族,1954年9月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是我...
骨内注射纯中药制剂在疼痛管理中... 衡水股骨头医院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股骨头坏死的保守治疗,已有二十年的丰富经验。医院在疼痛管理方面采...
原创 美... 一、悲剧事件:行业明星的陨落与震动 2025年10月8日至9日间,美国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副教授诺兰...
如果重新选择,还会做外科医生吗... 四十年前,如果再回到那个时候,我依然会选择成为一名外科医生。热爱外科,享受在病房和无影灯下的每一天,...
怎么将我们的肾养的越来越好 肾脏健康:被忽视的"生命过滤器" 你知道吗?我们的肾脏每天要过滤约180升血液,相当于90瓶大瓶装...
医校携手,守护“心”晴——简医... 为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赋能青春成长,10月11日,我院春芽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团队走进简阳市射洪坝水东小...
美莱和联合丽格入侵“AI”搞医... 最近愈发感受到了AI对大家在检索信息上有了个巨大的习惯变化。 大家获取信息的习惯不断在变化,在“AI...
不满稀土管制,欧盟G7想要硬来...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
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怎么防止发展... 成年人感染乙肝后,由于免疫系统相对成熟,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有效清除病毒,从而防止发展为慢性乙肝。然而,...
肿瘤标志物指标升高就是患癌吗?... 又一年体检结束了 体检报告里的 癌胚抗原(CEA) 甲胎蛋白(AFP)到底是啥 这些肿瘤标志物指标升...
原创 比... 打开美国超市的货架,从番茄酱到面包,从饮料到零食,几乎一半以上的食品里都藏着糖。 美国农业部曾经做...
原创 体... 淮安,位于古淮河的南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从五、六千年前起,淮安一带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其中宋...
化疗饮食选对补营养轻负担助恢复 化疗饮食选对补营养轻负担助恢复 化疗时总觉得没力气、吃不下,担心营养跟不上拖慢恢复?别担心!这份饮...
云南一男子驾车别停他人车辆后“... 近日,云南昭通一男子在公路上驾车别停另一辆车,下车后他亮出“警察证”称对方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因怀疑...
调查发现:男性若长期不抽烟,用... 小赵是一名年轻的企业白领,平时生活压力较大,尤其是在工作中经常需要处理紧急事务,经常感到心烦意乱,深...
忻州接吻会传染乙肝病毒吗? 在日常生活中,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一直是大家关心的话题,其中接吻是否会传染乙肝病毒更是让不少人感到困惑...
秋冬“养生经济”升温!成都有店... 随着冷空气“到货”,气温下滑,成都人的“养生开关”也逐渐开启。热腾腾的药膳汤锅、低糖滋补甜品、暖身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