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膳】或汤,或菜,或粥,或糖水,或茶。广东省名中医、知名养生专家杨志敏教授带领团队,携手《南方日报》联袂呈现岭南饮食之文化,中医药膳之精华。
本期当值医生:
一句话养生
这道膳食被宋代诗人杨万里写成了诗《食蛤蜊米脯羹》,这道菜就是蛤蜊粥。蛤蜊在北宋初期可是非常贵的,后来开通漕运,才能让蛤蜊从原产地快速来到开封,逐渐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道被杨万里描述成“倾来百颗恰盈奁,剥作杯羹未属厌”的蛤蜊如何成就一道美食吧。
蛤蜊米脯羹
材料:
蛤蜊 2 斤,粳米 50g,生姜 2片。
做法:
(1)蛤蜊先用带香油的淡盐水浸泡,吐沙后,用小刷子刷干净蛤蜊外壳,沥干水备用;粳米捣成碎米洗净备用;生姜洗净切丝。
(2)大锅烧开水,把蛤蜊倒入,焯水约20秒,至蛤蜊壳微开后捞起,去壳留肉备用。
(3)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加入碎米,煮开后中火再煮约15分钟,后放入蛤蜊肉,煮熟即可。
医生点评:
蛤蜊本带有海盐的咸味,所以最后不用加盐也足够鲜。杨万里在诗中还特地写道“莫遣下盐伤正味”。
另外贝壳类海产品多寒凉,虽然大米本身就能补脾胃,而不至过于寒凉,但煮粥的时候最好搭配点生姜,这样脾胃虚寒的人群也可以放心吃。
蛤蜊热量很低,煮粥也无需用油,也能算得上高蛋白低热量,有助于控制体重的食材。另外蛤蜊的硒含量还特别高,10个蛤蜊提供的硒就能满足成年男性一天硒的推荐摄入量。
这么一道美味简单又补硒的粥食,怎么能让它只停留在古代,停留在诗中?不妨一试吧!
点击进入 望舌问诊
辨体质,可到广东省中医院
大德路总院研修楼7楼治未病中心
初审 | 张靓雯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