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家孩子总是独自转圈,对呼唤毫无反应;当别的小朋友分享玩具时,他却把自己的积木紧紧抱在怀里。作为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你是否很疑惑:我的孩子,真的学不会交朋友吗?
其实,自闭症孩子的社交不是“学不会”,而是需要特殊的打开方式。今天,小编就来和你分享几个让无数家庭少走弯路的小技巧:
一、从“特殊兴趣”搭座桥
孩子的兴趣,就是他们社交破冰船。家长可以找到孩子痴迷的事物作为社交媒介(如火车模型),在儿童乐园举办“火车派对”,让共同爱好成为社交桥梁。
当别的小朋友说“我也有这辆绿皮火车”时,孩子可能就会主动抬起头说“我有更长的轨道”。
二、用“视觉信号”替代语言
自闭症孩子对文字、图片的接受度远高于口语。准备一张画着“挥手”“微笑”的卡片,在出门前和孩子模拟练习,比反复说“要打招呼”更有效。记住,他们需要具体的“社交说明书”。
三、把社交拆成“小积木”
别期待孩子突然学会“和小朋友玩一整天”。先练“眼神对视1秒”,再练“接过玩具说谢谢”,每个小进步都值得欢呼。其实,就算只是教会孩子递一块饼干,也比强迫分享整个蛋糕更有意义。
四、创造“可控的社交场”
与其带孩子去嘈杂的游乐场,不如邀请1个熟悉的小朋友来家里玩。在孩子熟悉的环境里,他们会更愿意展示自己的小世界——比如给同伴看他珍藏的恐龙画册。
五、家长先做好“社交翻译官”
当孩子把玩具扔向同伴时,别急着批评。蹲下来问:“你是想邀请他一起玩吗?我们可以说‘一起来玩呀’。”帮孩子把混乱的情绪转化成正确的表达,这才是正确的示范。
最后想对家长说:每个自闭症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他们的社交节奏或许慢一点,但当你用对了方法,总会看到他们向世界迈出的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