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吃只鸡,一年好身体”,这句流传千年的老话,藏着古人顺应时节的养生智慧。三伏天闷热潮湿,人体能量消耗大,脾胃也容易变得 “懒洋洋”,而鸡肉正是伏天滋补的 “天选之材”,既能补气血又不燥热,难怪老辈人三伏天总要炖只鸡!
为什么伏天要吃鸡?
从中医来讲,伏天气温高,人体阳气浮于体表,内里相对空虚,加上频繁吹空调、吃冷饮,很容易损耗脾胃阳气。鸡肉性温味甘,能温中益气、补精填髓,恰好能补足伏天消耗的元气,还不会像羊肉、狗肉那样让人上火,特别适合 “春夏养阳” 的需求。
从营养角度看,鸡肉富含优质蛋白,消化率高,能快速修复夏日疲惫的身体;还含有丰富的铁、锌和 B 族维生素,帮我们增强免疫力,为秋冬抵御寒冷打下基础。老话说 “伏鸡一碗汤,不用医生帮”,可不是没道理的!
小鸡炖蘑菇
东北人爱的暖心炖菜!三黄鸡剁块焯水,热油炒香姜片、葱段、干辣椒,放鸡块翻炒至微黄,加 1 勺生抽、半勺老抽调味,放入泡发的榛蘑、1 碗热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炖 40 分钟,加盐、胡椒粉调味。蘑菇吸饱了鸡汁,鲜得让人舔嘴唇,配着玉米饼子吃,暖到心里。
农家小炒鸡
锅气十足的下饭硬菜!土鸡剁块焯水,热油爆香蒜末、小米辣、青红辣椒段,放鸡块大火翻炒至表面微焦,加 2 勺生抽、1 勺料酒、少许糖,继续翻炒 5 分钟,加少许清水焖 10 分钟收汁。带着烟火气的小炒鸡,肉质紧实有嚼劲,辣得过瘾,配米饭能多吃两碗。
啤酒炖鸡
酒香醇厚的解腻担当!鸡剁块焯水,热油炒香姜片、葱段、香叶,放鸡块翻炒至微黄,加 1 罐啤酒(没过鸡肉即可)、2 勺生抽、1 勺老抽,大火烧开转小火炖 30 分钟,加土豆块再炖 15 分钟,收汁前加盐调味。啤酒的麦香中和了鸡肉的油腻,肉质软烂,汤汁浓郁,连小孩都抢着吃。
黄焖鸡
家家都爱的下饭王者!半只三黄鸡剁块,焯水去血沫;热油炒香姜片、葱段、干辣椒,放鸡块翻炒至表面微黄,加 2 勺生抽、1 勺老抽、1 勺蚝油、少许糖调味,加没过鸡肉的热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焖 30 分钟,最后放青椒块、香菇炖 5 分钟。鸡肉软烂入味,汤汁拌米饭能吃两大碗!
柠檬手撕鸡
清爽开胃的伏天必备!鸡胸肉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煮 15 分钟,放凉后撕成细丝;蒜末、小米辣、柠檬汁、2 勺生抽、1 勺香醋、少许糖调成酱汁,淋在鸡丝上,撒葱花、白芝麻拌匀。酸辣清爽的口感,专治伏天没胃口!
宫保鸡丁
鲜香带辣的下饭神器!鸡胸肉切丁,用盐、料酒、淀粉抓匀腌制 10 分钟;花生米提前炸熟,青椒、胡萝卜切丁;热油炒香蒜末、干辣椒,放鸡丁炒至变色,加 1 勺生抽、1 勺香醋、半勺糖、少许淀粉水调成的酱汁,最后放花生米、蔬菜丁翻炒均匀。鸡肉嫩滑,带着微微的麻辣,配粥配饭都合适。
酱油鸡
酱香浓郁的家常味!整鸡处理干净,用厨房纸吸干水分;锅中放少许油,鸡皮朝下煎至金黄,翻面继续煎,加 3 勺生抽、2 勺老抽、1 勺冰糖、半碗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不断用勺子舀汤汁淋在鸡身上,煮 20 分钟至汤汁浓稠。鸡肉裹着琥珀色的酱汁,咸甜适中,连骨头都入味。
盐焗鸡
咸香入骨的经典粤味!鸡处理干净,用盐、花椒、八角炒香放凉,涂抹在鸡身内外,腌制 2 小时;用厨房纸包裹鸡,外面再包一层锡纸,放入烤箱 180℃烤 1 小时。撕开锡纸的瞬间,盐香混着肉香直钻鼻腔,鸡肉紧实有嚼劲,连鸡皮都带着咸香,越嚼越有味。
咖喱鸡
浓郁开胃的异域风味!鸡胸肉切丁,用盐、淀粉抓匀;土豆、胡萝卜切块,热油炒至微黄,加洋葱块炒香,放鸡丁翻炒至变色,加 1 块咖喱块、1 碗热水,小火煮 15 分钟至咖喱融化浓稠。咖喱的香气裹着鸡肉和蔬菜,浓郁中带着微辣,拌米饭简直是绝配,伏天没胃口时吃它准没错。
白切鸡
最显功力的原味鲜香!三黄鸡处理干净,冷水下锅,加姜片、葱段、1 勺料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让水面保持微沸状态煮 15 分钟,关火焖 10 分钟;捞出后立刻泡入冰水中,鸡皮会紧致脆嫩。吃时蘸沙姜酱或葱姜蓉,鸡肉嫩得掐出水,原汁原味的鲜甜最能打动人。
香菇炖鸡汤
滋补又清甜的靓汤!老母鸡焯水后放入砂锅,加足量清水、姜片、葱段,大火烧开转小火炖 1.5 小时,加泡发的香菇再炖 30 分钟,加盐调味即可。汤面浮着一层金黄的油花,喝一口鲜掉眉毛,鸡肉蘸酱油吃,原汁原味超香。
伏天吃鸡,不在于多油腻,而在于 “补得巧”。这些菜有炖有炒,有浓有淡,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补足元气。这个三伏天,跟着吃起来,把身体养得棒棒的,秋冬自然少生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