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备着甲钴胺的人不少,听说能修复神经,手脚发麻就想来几片。但这药可不是万能的,用不对不仅没用,还可能耽误事。今天就来说说甲钴胺的正确吃法,看完就知道啥时候吃、怎么吃才管用。
这3种情况吃甲钴胺,比瞎吃药强
甲钴胺是营养神经的“能手”,专门给神经细胞“送营养”,帮受损的神经慢慢长好。以下三种情况吃它,准没错:
- 脖子疼、腰疼带得手麻脚麻,比如颈椎间盘突出压得手指尖发麻,腰椎间盘突出害得腿像过电一样疼,医生说有“神经压迫”;
- 糖尿病好几年了,最近总觉得脚底板发麻、发木,像踩在棉花上,晚上还一阵阵刺痛,这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典型表现;
- 拔牙后脸麻、打疫苗后胳膊一直疼,或者吃了某些药(比如异烟肼)后手脚感觉异常,医生说可能是神经受了点小损伤。
注意了!如果是脑中风、脑出血引起的半身麻木,或者突然嘴歪眼斜、说话不清,别指望甲钴胺救急,这些是大脑出了问题,赶紧去医院,耽误不得!
吃对了有3个变化,没效果别硬吃
吃甲钴胺后,神经修复有个过程,出现这些信号说明起作用了:
1. 麻木减轻:以前手指尖总像戴了手套,现在偶尔才有感觉,脚底板的“踩棉花感”变轻了;
2. 疼痛缓解:晚上的刺痛、烧灼感发作次数少了,不像以前疼得睡不着,能安稳躺到天亮;
3. 灵敏度恢复:摸东西能分清软硬,走路时脚能感觉到地面,不会总差点绊倒。
要是连续吃1个月,这些情况一点没改善,甚至麻木范围变大、疼得更厉害,可能是神经损伤太严重,或者根本不是神经的问题(比如血管堵塞),别硬吃,赶紧找医生重新检查。
吃多久?有啥副作用?看清3个要点
- 用药时长:神经修复慢,一般至少吃2-3个月(具体听医生的)。症状减轻后别马上停,减成每天1次再巩固1个月,不然容易反复。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长期吃,但得定期查肝肾功能。
- 副作用很少见,但也要留心:少数人可能出现:
- 胃口不好、有点恶心(饭后吃能减轻);
- 皮肤发红、发痒(可能过敏,赶紧停药)。
- 这些情况别瞎吃:甲钴胺是“营养药”不是“止痛药”,疼得厉害时得配合布洛芬等止痛药,别单靠它;孕妇、哺乳期女性吃前一定要问医生,别自己决定。
最后说句实在的:神经修复不能只靠药
吃甲钴胺期间,得给神经“创造修复条件”:糖尿病患者要把血糖控制好(血糖太高,吃再多甲钴胺也白搭);有颈椎腰椎问题的,别总低头、久坐,适当活动颈腰;平时多吃点鸡蛋、瘦肉、深海鱼(含天然B族维生素,帮甲钴胺“搭班子”)。
记住:甲钴胺是“神经的营养剂”,不是“万能止痛片”。得是神经损伤或缺乏维生素B12引起的问题才管用,不对症就是白花钱,你说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