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伏天的闷热潮湿,可真像给身体裹了层湿哒哒的棉被!走两步路就汗如雨下,明明睡了觉却总觉得乏得很,吃饭也没啥胃口,肚子偶尔还咕噜噜闹点小脾气……不少朋友都知道这时候该请出“祛湿明星”——薏米了。但您发现没?单打独斗的薏米,效果总感觉差了那么点火候,要么力道不够,要么吃久了脾胃有点受凉。
这就好比打仗,光有猛将冲锋可不行,得知己知彼配个好军师!薏米祛湿能力虽强,但性子偏凉,单用久了容易让脾胃微微“着凉”,尤其本身体质偏虚寒的朋友。想要它发挥最大威力,还温和不伤身,关键就在于给它找个“黄金搭档”!今天要说的这三碗汤/水,就是薏米找到了“最佳拍档”,强强联手,既能帮你把缠人的湿气赶跑,又能稳稳护住咱们的“后天之本”——脾胃。喝到出伏,保管你感觉身子骨清爽多了,乏气消了,精神头也旺了!
第一碗:薏米+茯苓+赤小豆 - 祛湿消肿的“铁三角”
茯苓,这可是被古人称为“四时神药”的好东西!它性子平和,不温不燥,最大的本事就是“健脾渗湿”,稳稳当当地帮咱们把身体里多余的水湿“渗”出去。加上赤小豆(注意是细长的赤小豆,不是圆红豆哦)这味“利水高手”,简直是给薏米找了两位给力的帮手!
推荐做法:茯苓薏米赤小豆汤
薏米 50克
茯苓 20克(块状或片状皆可,片状更方便)
赤小豆 30克
陈皮 1小瓣(5年以上最佳,中和寒凉,增香理气)
排骨 或 瘦肉 300克(素食者可省略,或加几颗红枣)
姜 2-3片
材料(3-4人份):
做法精髓(平和祛湿不伤正):
伏天妙处:薏米利水渗湿;茯苓健脾宁心、利水而不伤正气;赤小豆利水消肿、解毒排脓。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并中和薏米、赤小豆的凉性。这个组合祛湿力道足且温和,特别适合湿气重伴有轻微水肿、大便黏腻、身体沉重的人群,兼顾了祛湿和健脾,喝下去感觉身体在“轻盈”起来。
食材预处理:薏米、赤小豆提前浸泡2小时以上(或冷藏过夜)。茯苓块若较大可稍拍碎。陈皮泡软刮去内囊白膜(减少苦味)。排骨/瘦肉焯水洗净。
同煮出精华:所有材料(除陈皮外)放入砂锅,加足量开水,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
文火慢炖养脾胃:加入陈皮,转最小火(汤面保持微微沸腾),盖上盖子慢炖1.5-2小时。时间足,赤小豆开花,薏米软糯,茯苓的味道也融入汤中。
调味宜清淡:出锅前15分钟,根据喜好可加入几颗去核红枣。最后加少许盐调味即可(不加盐当甜汤也可,但茯苓微苦,甜汤需加适量冰糖)。汤色清亮微红,口感温和回甘。
第二碗:薏米+莲子+山药 - 健脾固本的“温柔乡”
薏米祛湿,但湿气的根源常常在脾虚。莲子补脾止泻、养心安神;山药(干品更佳)则是健脾益肾、补气养阴的“平补之王”。这对组合简直是给薏米找了个稳固的“大后方”,一边祛湿,一边把虚弱的脾胃给补强壮了,从根子上切断湿气的来源!
推荐做法:薏米莲子山药羹
薏米 50克
去芯莲子 30克
干山药片 30克(或新鲜山药150克)
粳米 或 糯米 50克(增加稠滑口感)
冰糖 适量(或黄冰糖)
材料(3-4人份):
做法精髓(清补养脾易吸收):
伏天妙处:薏米祛湿清热;莲子补脾止泻、养心安神,改善暑热心烦睡不安;山药健脾益肾、固护正气。粳米/糯米健脾养胃。这碗羹重点在于“清补”,尤其适合那些祛湿后总觉得有点虚、胃口一般、消化不太好、睡眠欠佳的朋友。口感绵密顺滑,脾胃特别喜欢。
浸泡省火力:薏米、莲子、干山药片、米类提前浸泡2小时以上(新鲜山药去皮切小块备用)。
慢熬出胶质:除冰糖外所有材料放入锅中(若用新鲜山药,在最后半小时加入),加足量水(约食材的6-8倍)。大火烧开转小火,盖上盖子留条缝。
耐心是关键:小火慢熬1-1.5小时,期间注意搅拌防止粘底,直到薏米、莲子软糯,汤汁变得浓稠顺滑。新鲜山药煮至软烂即可。
甜润更怡人:关火前10分钟加入冰糖搅拌融化。热饮温润养胃,冷藏后冰爽沁心!
第三碗:薏米+陈皮+炒麦芽 - 消食化滞的“理气方”
湿气重的人,往往还伴随着“胃口差、肚子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的情况。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还能增香;炒麦芽(药店有售)则擅长消食化积、行气健脾。它们联手,让薏米在祛湿的同时,更能帮助打通中焦气机,消除腹胀,胃口自然而然就开了!
推荐做法:陈皮薏米炒麦芽茶
薏米 30克(可提前小火炒至微黄,更温和)
陈皮 3-5克(约1/4-1/3个)
炒麦芽 10克
材料(日常饮用份量):
做法精髓(方便日常调理):
伏天妙处:薏米利湿;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助消化解油腻;炒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这个组合特别适合伏天里湿气困脾、胃口不开、饭后腹胀、感觉食物堵在胃里不消化、甚至有点舌苔厚腻的朋友。当水喝,方便又实用,喝下去感觉肚子都顺气了。
清洗备好:薏米、陈皮(掰小块)、炒麦芽稍冲洗。
沸水焖泡:所有材料放入保温杯或茶壶,冲入足量沸水。
焖出精华:盖上盖子,焖泡30分钟以上(或小火煮10-15分钟效果更佳),让味道充分释放。
代茶饮用:可以反复冲泡饮用一天。味道清香微甜带点陈皮的甘醇,很好入口。
薏米是好,但找到对的“搭档”,才能真正发挥“1+1>2”的神奇效果!祛湿消肿找“铁三角”(茯苓赤小豆),健脾固本入“温柔乡”(莲子山药),消食开胃泡“理气茶”(陈皮炒麦芽)。关键点:薏米性微寒,体质虚寒明显(如怕冷、易腹泻)的朋友,建议将生薏米用小火干炒至微黄再用,能大大降低其寒凉之性。
伏天漫长,湿气缠绵,别急着求快猛攻。选对搭档,温和坚持,让这一碗碗带着智慧的汤水茶饮,帮你把脾胃养得暖暖的,把湿气扫得清清爽爽的,身心轻盈了,精神头自然就旺了,舒舒服服迎接出伏的好天气!
亲爱的朋友们,您家薏米最喜欢搭什么“黄金搭档”?有没有私藏的薏米养生方子?快来评论区晒一晒您的祛湿养脾妙招吧,大家一起喝出好脾胃,清爽过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