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谢雅敏 梁靓
“不孕门诊、保胎门诊和男科实验室,是我们这里的三大亮点。以精湛技术和暖心服务,为不孕不育和优生优育患者提供更专业、更高效、更放心的生殖健康保障,既是我们的优势,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5月26日上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教中心,生殖医学中心负责人张镛镛信心满满地说。
张镛镛口中的“这里”,指的是位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教中心院内的生殖医学中心。作为生殖医学中心负责人的她和同事们都经历了哪些故事?见证了哪些由就诊前愁眉苦脸到诊治后笑容满面的转变?
四支精英团队携手为患者圆梦
3月26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教中心正式启动运行,这个集中医药产学研、眼视光研究、生殖遗传研究和医学美容多个平台为一体“医学新集群”,成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和科研创新等方面迈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生殖医学中心是该院医教中心院内较早投入使用的“四个中心”之一。作为省卫生健康委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这里集门诊、B超室、手术室、男科实验室等现代化诊疗单元于一体,中心团队成员均在国家辅助生殖技术培训基地完成规范化进修,为不孕不育和优生优育患者提供一站式生殖健康服务,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我们这里有四支精英团队,术业专攻,携手为患者圆梦!”张镛镛说。其中,临床医师团队擅长生殖内分泌、不孕症及复发性流产的精准诊疗,实验室团队掌握国际前沿辅助生殖技术,护理团队提供全程精细化护理服务,特聘专家团定期指导疑难病例诊疗。诊疗范围包括:女性不孕症,排卵障碍、盆腔及输卵管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性不孕等;生殖内分泌疾病,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闭经等;复发性流产,精准保胎与病因筛查;优生优育,孕前检查、遗传咨询、生育力评估等;男性不育症,少弱畸精子症、性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
术业有专攻,诊治有特色。该中心的特色项目包括:辅助生殖技术(丈夫精液人工授精)、精准促排卵(卵巢功能评估、超声卵泡监测、个体化促排卵方案)、输卵管评估(DSA引导下子宫输卵管造影,三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微创手术(宫腔镜诊疗、子宫内膜搔刮活检等)、男科检测(精液常规分析、精子形态学分析、精子存活率检测、精子DNA碎片检测等),依托配备的高精尖仪器,保障了诊疗的精准性。尤其是这里的男科实验室,拥有硕士、博士各一名,专业设备齐全,今年4月加入国家人类精子库培训基地外部质控体系,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患者开心的笑容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32岁的孙女士给我们的印象尤其深刻!”张镛镛说。孙女士结婚两年,月经规律,却始终没能怀孕,夫妻俩检查了输卵管和精液一切正常,连续8个月到医院监测排卵,她形容自己监测排卵的日子就像没有情感的机器躺在床上监测阴超。接诊时,张镛镛发现其声音细细弱弱,眼神躲闪,总说累,没希望。经全面评估,发现其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该病不仅影响代谢,还会悄悄影响卵子的质量。张镛镛给其口服优甲乐治疗,同时不断给她鼓励和信心。很幸运,孙女士一次人工授精助孕就怀孕了。“当她举着NT检查单走进诊室的那一刻,眼里的光是灿烂的。从情绪低落到笑声响亮,我们见证的不仅是一次成功妊娠,更是一个灵魂的破茧重生!”张镛镛说。
特殊患者小李的情况也颇具代表性。结婚6年、经历了胚胎停育后多年备孕一直未怀孕的她,辗转求医,经历了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手术、监测排卵10个周期后,仍未怀孕。去年年初,小李被查出患有抗磷脂综合征,在外院风湿免疫科经过4个月的治疗,应用了100余针的低分子肝素,又加上子宫内膜菲薄,一直不能达到理想的备孕状态。接诊后,生殖医学中心团队高度重视,结合小李的全身情况进行专家讨论,分析病情,制订切实可行的备孕方案,在给予调整用药规范治疗的同时,决定行促排卵下夫精人工授精助孕。令人惊喜的是,一次助孕即获成功!但受孕后小李的血HCG等指标一直并不十分满意,团队又结合其监测情况给予精准保胎,现在已经妊娠8月。
诊疗讲精准,“话疗”心贴心。副主任护师李斌说,在该中心,聊天一共情一聆听一从中捕捉重要信息一环境和谐放松一知晓问题的核心——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信息,这几个环节的“话疗”,也是他们赖以成功的诀窍之一。不久前,王女士在外院生殖中心3次试管失败后,来该中心寻求帮助。李斌在治疗室遇到了神情焦虑的王女士及其丈夫,她主动聊天,仔细倾听,了解到王女士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且已在半年前接受了心脏手术,再结合夫妻二人近期的检查结果,便鼓励他们树立信心。随后,生殖医学中心团队为王女士制订了详细的备孕计划。很快,王女士就成功怀孕了。
“患者开心的笑容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张镛镛说。他们将继续秉持“专业而有温度”的理念,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优化服务质量,帮助更多家庭实现生育梦想,让爱与希望延续,让更多的家庭充满欢声笑语,让每一个新生命都能在温暖与期待中诞生。(本文图片由刘云飞摄)
来源:医药卫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