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不除,百病丛生”,这话可一点不假。每到小满后夏至前,广东那天气,就像个蒸笼,又湿又热。好多广东朋友都跟我吐槽,总有那么几天睡不醒,早上起来昏昏沉沉,脸油得能炒菜,头发也一缕一缕的,整个人状态差到极点。其实啊,这就是体内痰湿在作祟。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个赤小豆茯苓祛湿汤,用1斤豆子(这里说的豆子是食材组合里的豆类哦)排空一身痰湿,消囊肿那也是相当强势,关键是喝了不寒,广东的朋友可别错过!
咱先来说说这汤里的食材。
白扁豆,也叫蛾眉豆,外观扁扁的,像个小月亮,颜色白白的,看着就干净。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族等营养成分,有健脾化湿的功效,就像给脾胃请了个“清洁工”,把湿气都清理出去。
茯苓,长得圆滚滚、白白的,像个小土豆。它可是健脾祛湿的好手,还能宁心安神,让你晚上睡得香。
莲子,有红莲子和白莲子之分,咱这汤里用的一般是白莲子,圆圆的,白白胖胖。它含有莲子碱等成分,能养心安神、益肾涩精,对睡眠不好、容易心烦的朋友特别有帮助。
炒薏米,薏米炒过之后,寒性就降低了,祛湿的效果却不打折。它颗粒饱满,颜色微黄,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利水消肿、健脾止泻。
赤小豆,和红豆可不一样,它细长细长的,颜色暗红。赤小豆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的作用,能把体内的湿气和毒素都排出去。
山药,长长的,身上有很多须须,白白嫩嫩。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健脾益胃、滋肾益精,让你的脾胃更强壮。
陈皮,就是橘子皮晒干后的产物,表面皱巴巴的,有一股独特的香气。它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让气机通畅,湿气无处可藏。要是喜欢带甜味的,还可以加两颗蜜枣,蜜枣圆滚滚的,颜色红亮,吃起来甜滋滋的,能增添汤的甜味。
这汤的功效可多了去了。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体内湿气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像关节疼痛、风湿病等。这汤能健脾祛湿,增强脾胃功能,让身体更健康,少生病,多享几年清福。年轻人平时工作忙,压力大,饮食不规律,也容易积累湿气。湿气重会导致肥胖、脸上长痘、皮肤暗沉等问题。这汤能排湿消肿,让你身材更苗条,皮肤更光滑,整个人容光焕发。家庭主妇们更得关注家人的健康,老公要是湿气重,整天没精神,工作都受影响。孩子要是湿气重,容易没胃口,影响生长发育。这汤全家都能喝,给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下面就给大家分享具体的烹饪方法。食材准备:白扁豆20克、茯苓10克、莲子15克、炒薏米30克、赤小豆30克、山药15克、陈皮1小块,喜欢带甜味的可以加蜜枣2颗。猪骨提前焯水,去掉血水和杂质,这样煮出来的汤更清澈。食材清洗干净,全部放入锅中。汤好喝浓郁的关键是先把材料泡15分钟,让食材充分吸收水分,煮的时候更容易出味。再放入猪骨,加入适量水,大火煲15分钟,让汤迅速沸腾,激发出食材的香味。然后转小火再煲60分钟,小火慢炖能让食材的营养都融入到汤里。煲好加盐调味就可以啦。调味建议,盐别放太多,不然会掩盖汤的鲜味。要是觉得汤太单调,还可以搭配一些主食,像米饭、馒头啥的。
再给大家说几个额外小贴士。煲汤的时候,水要一次性加够,中途加水会影响汤的口感。煮好的汤要趁热喝,效果更好。平时也要注意生活习惯,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不然一边祛湿一边又吃进湿气,那可就白费功夫了。
家人们,这赤小豆茯苓祛湿汤,食材常见,做法简单,营养又养生。白扁豆、茯苓、莲子、炒薏米、赤小豆、山药、陈皮,这几样食材搭配在一起,简直就是祛湿的“黄金组合”。小满后夏至前,正是祛湿的好时候,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赶紧动手试试吧!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别忘了点赞、转发,让更多的人也能摆脱痰湿的困扰!
下一篇:这支队伍向着“六个拓展”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