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和糖尿病:病毒过后,健康隐患还在?新研究揭示潜在联系
创始人
2025-05-27 20:14:45
0

一场疫情,可能会改变你的健康轨迹吗?

你有没有想过,感染过COVID-19后,身体可能悄悄埋下一些隐患?我们都熟悉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带来的咳嗽、发烧和疲惫,但你知道吗,科学家们发现,病毒的影响可能远不止于此。最近一项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可能性:感染COVID-19的人,似乎更容易在之后患上糖尿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项研究,看看它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糖尿病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关心?

先别急着跳到研究结果,咱们先搞清楚糖尿病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糖尿病是身体管不住血糖的一种病。血糖高了,可能会引发一堆麻烦。正常情况下,胰岛素就像个“搬运工”,帮着把血糖送进细胞里供能。可如果胰岛素不够用,或者身体对它不敏感,血糖就会堆积在血液里,久而久之,就成了糖尿病。

糖尿病有两种主要类型:

1型糖尿病:多见于小孩和年轻人,属于免疫系统“失误”,身体自己把生产胰岛素的细胞给破坏了。这种病目前没办法预防,患者得一辈子靠打胰岛素生活。 2型糖尿病:更常见,通常跟生活方式有关,比如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或者超重。它多发于成年人,但现在年轻人也越来越容易中招。 糖尿病可不是小事。它不是感冒,扛一扛就过去了。如果控制不好,可能伤到心脏、肾脏、眼睛甚至神经。全球有几亿人受它困扰,光想想就觉得头大。

那COVID-19跟糖尿病有什么关系呢?别急,接下来我们就走进这项研究,看看科学家们发现了啥。

研究:科学家们是怎么挖出这个联系的?

为了搞清楚COVID-19和糖尿病之间有没有关联,研究团队动用了三大“数据宝库”:

肯塔基大学医疗系统(UKHC)这个数据来自美国肯塔基州,覆盖了近90万人的医疗记录,从2017年到2022年都有。患者里有城里人也有乡下人,大多用的是医保,生活条件参差不齐。数据里包括了住院记录、门诊检查、化验结果和药方,内容很全。 Merative MarketScan数据库这是一个全国性的数据库,记录了超过800万有雇主保险的人的健康信息,时间跨度从2009年到2021年。这个群体相对健康差异小,毕竟有稳定工作和保险的人,生活条件通常不会太差。 MarketScan实验室子集这是上面那个数据库的一个“精华版”,有140万人的数据,特别之处是加上了化验结果,比如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A1C)的具体数值。这让研究更精准,能看到诊断背后的真实情况。 研究者把人分成三组:

疫情前组:疫情还没开始时的数据,作为基准。 COVID-19组:疫情期间得了COVID-19的人。 无COVID-19组:疫情期间没得过COVID-19的人。 有个巧妙的设计:如果疫情期间有人原本在“无COVID-19组”,后来感染了病毒,他们就会被移到“COVID-19组”,这样能追踪变化。

为了确认谁得了糖尿病,研究者特别严格。他们不仅看病历上的诊断代码,还结合化验结果(比如血糖超标或者A1C高)和开药记录,确保没漏掉也没错认。如果有疑点,还有医生亲自复查。

他们还把COVID-19的严重程度分了类:

轻症:门诊治疗,没住院。 重症:需要住院,甚至用上氧气、呼吸机之类。 这么一顿操作,研究者想看看:COVID-19感染者是不是比其他人更容易得糖尿病?答案就在数据里。

发现:COVID-19真会增加糖尿病风险吗?

结果出来了,确实有点让人吃惊。无论看哪个数据集,感染过COVID-19的人得糖尿病的概率都更高。咱们一个一个看:

肯塔基的数据在感染COVID-19的人中,每年每1000人里有67人会得糖尿病。而没感染的人,这个数字只有14。换句话说,感染者的风险高了4.8倍。 全国MarketScan数据这里感染者每年每1000人有25人得糖尿病,没感染的只有11人,风险高了2.2倍。 带化验的MarketScan数据感染者的风险比没感染的高了2.7倍,趋势一致。 更关键的是,COVID-19越严重,风险越高。比如在肯塔基的数据里:

轻症感染者(门诊治疗)的风险比没感染的高2.3倍。 住院的感染者风险高8.6倍。 如果住院还用了呼吸机或者进了ICU,风险直接飙到13.7倍! 年龄和性别也有影响。65岁以上的人风险更高,男性比女性稍微更容易中招。

还有个细节:虽然新发的糖尿病大多是2型,但1型糖尿病的风险也有所上升。比如在MarketScan数据里,感染COVID-19的人得1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比没感染的高了1.6倍,虽然总数不多,但也值得注意。

这些数字告诉我们,COVID-19和糖尿病之间似乎真有某种联系,而且越严重的感染,联系越强。

意义:这对你我有什么影响?

看到这儿,你可能在想:“这跟我有啥关系?”别急,咱们慢慢聊。

首先,得说明白,这项研究发现的是“关联”,不是“因果”。也就是说,感染COVID-19的人更容易得糖尿病,但不等于病毒直接导致了糖尿病。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疫情期间看病难:很多人推迟了体检,糖尿病可能早就有了,只是没发现。 生活方式变化:隔离在家,吃得多动得少,体重增加,可能也推高了风险。 检测偏差:感染过COVID-19的人更常去医院,检查多,自然更容易被查出问题。 不过,这么多数据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很难说只是巧合。科学家猜,COVID-19可能通过几种方式影响身体:

病毒可能伤到胰腺,让胰岛素生产出问题。 感染引起的炎症可能让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 重症患者的身体代谢可能被打乱,留下后遗症。 这些都还只是猜测,具体怎么回事,还得等更多研究来证实。

对你来说,这意味着啥?如果你得过COVID-19,尤其是重症,得多留个心眼。糖尿病有些早期信号,比如老觉得渴、尿得多、累得不行,或者体重莫名下降。如果有这些情况,别拖,去找医生查查血糖。即便没症状,定期体检也不吃亏,尤其是年纪大点或者有过重症经历的人。

医生可能会建议测个A1C或者空腹血糖,早发现早处理,能省不少麻烦。

小李的故事

为了让这件事更接地气,咱们来看看小李的故事。小李是个45岁的普通上班族,2021年初感染了COVID-19。当时他咳嗽发烧,在家扛了十来天,总算好了。之后他忙着复工,也没多想身体的事。

可过了几个月,小李发现自己老口渴,晚上得爬起来喝好几次水,还总觉得累,连爬楼梯都喘。他以为是工作压力大,没当回事。后来公司体检,血糖一查,高得离谱,医生确诊他是2型糖尿病。小李纳闷:“我家里没人得过这个啊,怎么就轮到我了?”

医生问了他的病史,提到最近的研究,说COVID-19可能增加了糖尿病的风险。虽然没法肯定小李的病就是病毒引起的,但医生建议他调整饮食,多运动,再配合药物,把血糖控住。

小李的故事不是真实案例,但它反映了现实中可能发生的情况。COVID-19的影响,也许比我们想的更深远。

健康在手,别等提醒

这项研究给我们敲了个警钟:COVID-19可能不只是个“过客”,它或许会在身体里留下痕迹,比如增加糖尿病的风险。无论你在肯塔基的小镇,还是国内的大城市,这个发现都提醒我们,疫情后的健康不能掉以轻心。

现在还不是下定论的时候,但有一点很清楚:了解自己的身体,及时检查,比啥都强。如果你得过COVID-19,不妨跟医生聊聊,问问需不需要筛查糖尿病。没得过的人,也别大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照样能少点麻烦。

把这篇文章转给家人朋友吧,大家一起关注健康,别让隐患偷偷找上门。你说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生... "妈!我嘴巴好干!"表妹舔着干裂的嘴唇冲进厨房。姑姑顺手递来几片雪白的鲜百合:"先含着。"转身又往砂...
原创 孙... 在2025年WTT瑞典大满贯赛的赛场上,8月20日的夜晚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女子单打1/16决赛。比...
教训!一级甲等医疗事故,一份价... 精彩活动 时间:9月20日-21日上海 形式:经验分享+机构参访+专病中心合作洽谈 【点击蓝色项目...
女性甲状腺困局,BTV《我是大... 在中医传承的璀璨星河中,刘红旗主任如一颗坚守的恒星,以四十余载的深耕细作,诠释着中医世家的传承与担当...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高?别只看数字... 拿到乙肝检查报告,看到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 后面跟着的数字比参考值高,不少人就慌了:“数字这么高,...
74岁大爷因排夜尿离世?医生提...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蓝铜胜肽选购避坑:有作用但别抱... 今天讨论蓝铜胜肽。首先给出结论:它有一定作用,但效果有限。 蓝铜胜肽于20世纪70年代在人体内被发现...
处暑后:秋冻适度、巧防秋乏 处暑过后,暑气渐退而凉意渐起,昼夜温差增大,但是白天依旧比较炎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老虎”。那么这...
原创 福... 北京时间8月25日,知名体育媒体人夏晓司曝出,陈林坚将于明日抵达济南,接受全面体检并进行短暂试训。若...
高血糖的重要表现之一:“皮肤正... 在高血糖的诸多信号中,皮肤问题容易被忽视。事实上,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血糖波动的“敏感探测器”...
原创 3... 《米兰体育报》最新报道指出,在客场挑战热那亚之前,尤文图斯主帅图多尔迎来了三名伤员的回归:门将佩林、...
癌症治疗性疫苗WGc-043注... EB病毒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第一类致癌物,是首个被发现的人类致瘤病毒。EB病毒与10多种恶性肿瘤...
原创 国... 根据足球市场的最新消息,国际米兰俱乐部成功引进了来自法甲朗斯的中场球员迪乌夫。这位被誉为“爆破手”的...
南昌第五医院甲状腺科江辉主任:... “脖子肿、甲状腺功能异常,到底是甲状腺炎还是甲状腺癌?” 不少患者因相似症状陷入困惑,担心良性炎症被...
周日019 意甲 科莫VS拉齐... 科莫作为本赛季的升班马,整体实力相对薄弱。球队目前面临着适应意甲联赛节奏的挑战,防守端表现并不稳定,...
公认抗衰老的5个行为,让你保持... 公认抗衰老的5个行为,让你保持逆龄,显年轻10岁: 行为1、防晒,保持白皙皮肤 所谓一白遮百丑,皮肤...
时光逆龄:科学对抗皮肤松弛与皱... 科学对抗皮肤松弛与皱纹 面对镜中逐渐松弛的皮肤和悄然增多的皱纹,我们不禁会问:如何才能有效抵御衰老,...
间质性肺病患者坚持运动能降低死... 你有没有想过,对于间质性肺病(ILD)患者来说,坚持运动真的能救命吗?最近的一项韩国研究给了我们一个...
原创 入... 哪怕只有一个人吃饭,也要做到精致得体,美食、不仅仅是为了果腹,更是对生活的一种品味和追求,用心去过好...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用治?多数人信... “我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医生说不用治,那肯定就没事了。” 不少乙肝病毒携带者听过 “不用治疗” 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