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如何吃得营养健康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2025 年 5 月 23 日,郑州疾控公卫所专家走进福华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 “营养健康课”。
顶端新闻记者 李佳 通讯员 金路恒 黄福宁 文/图
平衡膳食谷类为主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营养健康的基础,在于遵循科学的膳食准则。
“吃得杂,不如吃得巧。” 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朱慧丽表示,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是关键 —— 每天需摄入谷薯类、蔬菜水果、肉蛋奶豆等多类食物,实现 “平均每天 12 种以上食物,每周 25 种以上” 的丰富搭配。需要注意的是,全谷物(如燕麦、糙米)和杂豆(如红豆、绿豆)应占主食的 1/3 以上,它们富含膳食纤维和 B 族维生素,有助于预防便秘和慢性病。水果则要 “天天吃,鲜果不可替”,一杯果汁虽方便,却远不及新鲜水果的膳食纤维和天然风味。
“与吃同步的就是动,也就是大家说的管住嘴,迈开腿。” 朱慧丽指出,食不过量、保持能量平衡是维持健康体重的核心。成年人每周应至少进行 5 天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太极拳),累计 150 分钟以上;每天主动身体活动 6000 步。对于久坐族,每小时起身活动 3-5 分钟(如拉伸、倒水),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65岁以上老人膳食巧搭配
针对讲座当天,老年听众占比较多的情况,朱慧丽特别添加了老人膳食指南这块内容。
对于65 岁以上的老年人,朱慧丽强调了 “食物细软、蛋白充足、关注体重” 三大原则。
同时她还结合实践讲解了一般老人膳食指南核心推荐:食物品种丰富,动物性食物充足,常吃大豆制品;鼓励共同进餐,保持良好食欲,享受食物美味;积极户外活动,延缓肌肉衰减,保持适宜体重;定期健康体检,测评营养状况,预防营养缺乏。
随着年龄的增大,很多人会面临牙齿缺失的现实,朱慧丽表示,对于牙口不佳的老人,可以采用将食材切小切碎的方式比如把肉类剁成肉末、蔬菜切细煮软,或采用打浆、蒸蛋等方式烹调,同时避免硬质不易消化的食物。
每日需摄入 120-150 克动物性食物(如鱼、禽、蛋)和 300~400ml 奶类,以预防肌肉衰减和贫血。
高龄老年人也就是80 岁以上的老人,要鼓励多种方式进食,选择能量和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多吃鱼禽肉蛋奶和豆,适量蔬菜配水果,同时关注体重丢失,定期营养筛查评估,预防营养不良;适时合理补充营养;坚持健身与益智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健康饮食不是‘清规戒律’,而是对自己和家人的温柔关怀。” 活动尾声,朱慧丽结合指南推荐食谱、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和餐盘,向现场居民展示如何选择一日三餐的食物种类及其重量,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呼吁居民健康生活从日常三餐做起,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才是开启健康人生的 “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