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口腔隐患,几乎每一个人都曾患过口腔溃疡,但是就是因为口腔溃疡非常常见,所以老百姓一般不认为口腔溃疡是什么大病,无非是“上火”,也就不会有太多的重视,今天黄立强主任就来纠正一下口腔溃疡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口腔溃疡是单纯“上火了”
口腔溃疡就是“上火”,人们发生口腔溃疡时会自己煮些黄连水喝或吃些黄连上清丸,也会有一定的效果,这种认识也有一定道理,中医认为,火气(心胃火旺)可引起口舌溃疡、喉咙痛等症状。但是事实上,口腔溃疡并非完全由“火气”引起,口腔溃疡是由阴虚(虚火)、湿热、阳虚、肝郁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应进行辩证治疗,切勿盲目清热解毒泻火。
误区二:口腔溃疡是“小毛病”
如果只是偶尔发生口腔溃疡,就问题不大;若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或伴有其它症状,应引起重视,不可小视。因为很多全身隐患都会引起局部口腔黏膜溃疡,如白塞氏、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病等,所以此时口腔溃疡并不是一个小问题。而且溃疡反复不愈、疼痛,会带来吃饭、饮水、说话等方面的困难,与此同时,部分口腔溃疡深度不愈,可逐步发展为口腔癌。
误区三:口腔溃疡意味着“维他命缺乏”
许多人认为口腔溃疡是由于维他命缺乏引起的。大多数口腔溃疡患者只要进食正常,一般不会缺乏维生素,要知道口腔溃疡的发生与机体免疫状态、内分泌、局部微循环、精神心理紧张、遗传因素、疲劳等诸多因素相关,而不仅仅是维生素缺乏。
口博仕医学研究院附华医院黄立强主任表示,口腔溃疡一般在一周内会自愈,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就要及时找专业的口腔黏膜医生就诊,积极治疗的同时,更要注意口腔卫生,平时多喝水,少吃或者不吃刺激性的食物,确保休息规律,减少口腔溃疡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