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8日,根据美国前总统拜登办公室发布的一份声明,拜登被确诊患有恶性前列腺癌,癌细胞已扩散至骨骼。
声明指出,拜登上周因泌尿系统症状加剧而新发现一个前列腺结节,医生在进一步评估后于16日诊断拜登患有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是全球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影响中老年男性的健康。
据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数据显示(《2024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我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达13.4万例,死亡4.75万例,发病率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第6位,且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及生活方式改变,预计未来十年前列腺癌疾病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为什么前列腺癌早期不容易发现?
1. 早期几乎没有症状
前列腺癌在刚开始的时候,往往悄无声息。很多患者在早期根本感觉不到身体有什么异常。即使有些不适,比如尿频、尿急、尿流变细等,也很容易被当作是普通的前列腺增生或者前列腺炎来处理,毕竟这些症状在中老年男性中很常见。
2. 症状不典型,容易混淆
即便有症状,也没有什么特别“专属”的表现。比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这些症状和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等疾病很像,很多人就没当回事,觉得是“年纪大了,前列腺出问题很正常”,从而耽误了早期发现的机会。
3. 筛查手段有限
虽然现在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可以作为前列腺癌的初步筛查工具,但PSA升高并不一定就是癌症,有时候前列腺炎或者增生也会让PSA升高。反过来,有些前列腺癌患者PSA并不高。所以,光靠这一项检查,很难做到早期准确筛查。
哪些人属于前列腺癌高危人群?
年龄大于65岁的男性: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有家族史:如果父亲、兄弟等直系亲属得过前列腺癌,自己的风险也会增加。
肥胖男性:体重超标的人,患前列腺癌的概率更高。
性生活频繁:长期过度性生活,可能让前列腺长期处于充血状态,风险也会增加。
饮食习惯不健康:经常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比如红肉、奶制品等,风险也会高一些。
长期久坐:比如办公室白领、司机等,长时间坐着,前列腺负担加重。
前列腺癌早期可能出现的信号
虽然前列腺癌早期不容易被发现,但还是有一些细微的信号可以留意:
尿频:总觉得尿意很强烈,白天晚上都要频繁上厕所。
尿急:突然憋不住尿,必须马上去厕所。
尿流变细或变弱:小便时尿流不如以前有力,甚至断断续续。
血尿或血精:尿液或精液里出现血丝。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就是前列腺癌,也可能是其他前列腺疾病引起的。但如果你属于高危人群,或者这些症状持续存在,最好及时就医检查。
而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还会出现以下表现:
排尿异常: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流变细或中断,严重时出现尿潴留。
局部症状:腰痛、骶部或髋部疼痛,若肿瘤压迫直肠或输尿管,可能引发排便困难或肾积水。
转移症状:骨转移(如骨痛、骨折)、淋巴结肿大(腹股沟、髂部)及肺、肝转移相关症状。
全身消耗:晚期患者常伴随消瘦、贫血、乏力甚至恶病质。
如何预防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的预防主要包括合理饮食、健康生活方式等。避免长期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和酒精,适当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麦谷物,保持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性行为习惯,都有助于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1. 远离烟酒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2. 健康饮食、均衡营养
✅ 减少高动物脂肪的食物摄入,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
✅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 避免过于辛辣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造成前列腺的过度充血。
3. 多饮水,多排尿
日常生活中多饮水,避免憋尿、久坐不动。
4. 适度体育运动
每周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久坐,改善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
5. 保持心情愉悦
任何时候,积极的情绪状态都是防癌的关键之一。愉悦的心情有助于免疫系统和激素水平的稳定,间接加强机体对癌细胞的监视和杀伤能力。
6. 定期筛查
高危人群及时开展前列腺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出现可疑症状或属于高危人群
该做哪些检查?
如果您发现自己有上述症状,或者属于高危人群,建议做以下几项检查:
1. 直肠指检
医生会戴上手套,从肛门伸进一根手指,摸一摸前列腺有没有肿块、结节或者质地变硬。这项检查虽然有点尴尬,但非常重要。
2. 血液检查(PSA)
抽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PSA是前列腺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前列腺癌患者体内PSA往往会升高,但也有例外。
3. 前列腺活检
如果直肠指检或PSA有异常,医生可能会建议做前列腺活检。就是用一根细针从直肠或会阴部取一点前列腺组织出来,送去病理检查,看里面有没有癌细胞。
4. 影像学检查
比如前列腺超声、CT、MRI等,可以帮助医生更清楚地了解前列腺的大小、形态、有没有肿块、癌细胞有没有扩散等。
5. 尿液检查
有时医生还会建议查尿,看尿里有没有异常细胞,或者PSA水平是否升高。
医生提醒:
前列腺癌早期进展缓慢,可能毫无症状。但一旦扩散,病情会急剧恶化!
这个 “隐匿杀手” 虽然狡猾,但并非完全无迹可循,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尤其是中老年男性, 平日里一定要多关注身体的这些 “小信号”。别把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尿路问题不当回事,一旦发现尿液颜色变红,或者骨头莫名疼痛、淋巴结肿大,更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仅用作公益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