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由先锋鸟血糖管理软件提供!帮您记录血糖、血压等健康指标,提供无糖食品免费试吃,以及定制饮食运动计划,陪伴您一起控糖。
糖尿病就像身体里的 “隐形破坏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悄无声息地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威胁身体健康。而手脚作为身体的末端,常常是糖尿病并发症最早出现症状的部位。当手脚出现以下 3 种变化时,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提高警惕,这可能是并发症来袭的信号。
变化一:手脚麻木、刺痛,神经受损的警钟
手脚麻木、刺痛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这很可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出的警报。长期高血糖会损害神经纤维,影响神经的正常传导功能,导致感觉异常。患者通常会感觉手脚像戴了厚厚的手套、穿了笨拙的袜子,对冷热、疼痛的感知变得迟钝。
有些人还会出现刺痛、烧灼感、蚁行感,仿佛有蚂蚁在皮肤上爬行,又像是被细小的电流刺激。这些症状往往在夜间休息时更为明显,严重影响睡眠质量。随着病情进展,神经损伤加剧,手脚的感觉功能会进一步减退,甚至可能发展为感觉丧失,导致患者对一些小伤口、烫伤等无法及时察觉,增加感染风险。一旦发现手脚出现持续的麻木、刺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神经功能检查,尽早干预治疗。
变化二:手脚发凉、皮肤苍白,血管病变的信号
正常情况下,手脚应该是温暖的,皮肤颜色呈现健康的淡粉色。但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现自己的手脚经常发凉,即使在温暖的环境中也难以暖和起来,同时皮肤变得苍白,这可能是糖尿病引发的血管病变所致。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狭窄、硬化,影响血液循环,使手脚等身体末端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
血液无法正常流通,氧气和营养物质难以输送到手脚部位,就会出现发凉、苍白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改善,血管病变进一步加重,还可能导致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会出现疼痛、麻木,休息后症状缓解,再次行走又会重复出现。严重时,甚至会引发下肢溃疡、坏疽,威胁肢体健康。因此,当发现手脚发凉、皮肤苍白等异常变化时,要尽快就医,通过血管超声等检查评估血管状况,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变化三:手脚关节变形、活动受限,骨骼肌肉受累
长期血糖失控还可能影响骨骼和肌肉,导致手脚关节变形、活动受限。糖尿病患者的身体代谢紊乱,会影响钙、磷等矿物质的代谢,导致骨质疏松,骨骼变得脆弱。同时,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会使患者对关节的保护能力下降,关节容易受到损伤。
常见的症状包括手指关节肿胀、畸形,手腕、脚踝等关节活动不灵活,甚至出现疼痛。例如,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 “爪形手”,手指无法正常伸直;脚部关节变形可能导致走路姿势改变,增加跌倒风险。这些变化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还会进一步加重身体负担。一旦发现手脚关节出现异常,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骨骼和关节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和运动锻炼,延缓病情发展。
糖尿病并发症对身体的危害不容小觑,而手脚出现的这些变化就是身体发出的重要预警信号。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密切关注手脚的细微变化,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采取科学规范的治疗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守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