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得早,走得早?医生提醒:66岁以后,太早起床或引发3种疾病
创始人
2024-10-08 19:41:04
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你知道吗?过早起床可能会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尤其是66岁以上的人群。”

在国庆假期的返程路上,张医生正在高速路上被堵得水泄不通,他无奈地下车,与周围的车主们聊了起来。此时,他注意到了旁边的李大叔,正一边喝着水一边跟朋友们高谈阔论。

李大叔是一位退休的教师,热爱晨练,习惯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认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最近,他的精神状态却不是很好,常常感到疲惫不堪。张医生决定借此机会,给大家普及一下有关起床时间和健康的知识。

“我也觉得早起好,但最近总是没劲,难道真的和早起有关?”李大叔疑惑地问。

“当然,”张医生回答道, “根据研究,早起与一些健康问题密切相关。比如说,长期早起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心理健康问题和代谢紊乱等。”

“首先,我们来谈谈心血管健康。科学研究显示,早晨起床时,血压往往会有一个短暂的升高。”张医生开始详细解说。

“对于66岁以上的人来说,心血管系统已经逐渐衰退,早起时的血压升高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脏病的风险。根据一项来自《美国心脏协会杂志》的研究,早起的老年人,发生心脏病的风险比晚起的人高出近30%。”

“我有一位患者,名叫老李,66岁,每天早上五点起床,习惯晨跑。结果,一次心绞痛把他送进了医院。

医生发现,他的心脏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负担,建议他改为每天早上七点起床,慢慢调整作息,改善饮食。”张医生用老李的案例提醒大家。

“除了心血管问题,早起还可能影响心理健康。”张医生继续说。

“研究发现,早起的老人往往面临着较高的焦虑和抑郁风险。因为早起的时间往往与睡眠不足直接相关,而睡眠不足是心理健康的敌人。

根据《精神医学杂志》的数据,缺乏睡眠的人,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生率比正常睡眠的人高出50%。”

李大叔挠了挠头:“我也感觉最近心情有点低落,是不是这个原因?”

张医生点头:“很可能是。你的身体需要足够的休息时间,以支持心理健康。早起虽然有利于锻炼,但如果牺牲了睡眠,反而会适得其反。”

“第三个问题是代谢紊乱。”张医生继续说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新陈代谢速度逐渐减慢,过早起床可能会打乱生物钟,导致代谢紊乱。”

“例如,研究表明,早起的人更容易出现糖尿病和肥胖等问题。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的研究,早起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早起的人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比晚起的人高出近20%。”

李大叔听后不禁感叹:“这可真是令人担忧啊!我可不想得糖尿病。”

张医生微微一笑: “为了保持健康,建议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足够的睡眠。每天起床时间最好控制在早上六点到七点之间,这样既可以享受晨练,又能保证身体恢复。”

张医生提出了一些科学的起床建议:“首先,设定规律的作息时间,尽量每天同一时间入睡和起床。其次,提前一个小时准备睡觉,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减少噪音和光线的干扰。”

“另外,建议在早晨起床后,给自己一点缓冲时间,可以先喝一杯温水,活动一下身体,再进行晨练。这不仅能让身体逐渐适应,也有助于唤醒代谢。”

“在饮食上,早上可以吃一些富含纤维和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燕麦、鸡蛋,这些都能提供持久的能量,避免血糖波动。”

“当然,晨练是好的,但要注意量力而行。”张医生补充说,“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的锻炼方式,比如散步、太极等。

根据《老年医学杂志》的研究,适度的锻炼不仅能改善心血管健康,还能提升心理状态。”

“在锻炼时,不要急于求成,切忌过量。老人们在锻炼时,心率不宜超过最大心率的70%。这意味着,66岁以上的人,最大心率约为154次/分钟,锻炼时心率应控制在100-110次之间。”

王大叔一听,心里明白了:“看来我得好好调整一下了,不然早起的好处反而变成了坏处。”

“其实,适度的晚起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张医生调侃道,“就像老李所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睡到自然醒的鸟儿更有精神。’”

大家哈哈大笑,气氛轻松愉快。张医生借此机会鼓励大家,保持愉悦的心情和适度的生活节奏,才能真正享受退休生活。

在欢声笑语中,李大叔提出了一个问题:“对于那些习惯早起的人,如何才能让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愿意做出改变呢?”

张医生认真思考后回答: “首先,教育和信息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社区活动、健康讲座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早起的潜在风险。

其次,家庭的支持也很关键,鼓励老人们关注自己的健康,多与他们沟通,逐步引导他们调整作息。同时,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帮助他们逐步适应新的生活节奏。”

“最后,医生的建议和关怀可以为他们提供信心,让他们知道改变是可能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都意识到了早起的潜在风险,也对如何科学起床有了新的认识。李大叔决定从今往后,努力调整作息,享受更加健康和快乐的晚年生活。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

[1]李霞,李伟,李万春.睡眠时长对我国中老年人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影响:一项基于CHARLS项目的全国性队列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24,31(04):392-395+405.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天津市哪有戒酒中心 酒精成瘾致... 酒精不仅是社交场合的必需品,也是许多人寻求放松与逃避现实的短暂避风港。然而,在这看似无害的消遣背后,...
你的血糖超标了吗?试试这5种食... 本文内容由先锋鸟血糖管理软件提供!帮您记录血糖、血压等健康指标,提供无糖食品免费试吃,以及定制饮食运...
原创 从... 标题:从脂肪肝到肝癌,只需四步?吃饭前记住这3句话,帮你远离脂肪肝 脂肪肝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常见...
长沙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自闭症... 自闭症儿童是否会出现易怒、自我伤害和好斗等情况?这是许多家长关注的问题,回答是肯定的。自闭症儿童确实...
不容忽视!股骨头坏死背后的药物... 当我们面对疾病或疼痛时,药物往往是寻求快速缓解的首选。然而,在追求速效的同时,一个隐蔽而严重的健康危...
佘生林:心理医生的细腻艺术 佘生林医生,在心理咨询领域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细腻的治疗方法而著称。他在乐达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中,致力...
李婷医生:照亮心灵的专业引导 李婷医生,乐达心理咨询中心的资深心理咨询师,她以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和温暖的人文关怀,帮助众多心灵迷茫者...
秋季养生指南:三种必吃的进补食... 秋意渐浓,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秋季是进补的好时节,在众多食物中,有...
直击“数学学习困难门诊”开诊首... 备受关注的“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今天早上正式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迎来首批患...
李玫瑾:怎样养出一个快乐温暖的... 3岁前的孩子需要依恋,家长应该及时满足其生理需要; 3-12岁的孩子需要规矩,家长应该坚定地对其说“...
控制痛风多喝水就行?若想要控制...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
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 ...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深秋已至,天气逐渐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此时昼夜温差变得更大,也是预防呼吸道...
悦思立普:吃了非诺贝酸40天血... 非诺贝酸片是临床上常见的贝特类降脂药,主要适用于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及混合型高脂血症,尤其对于那些饮食...
虹济房院长:甲状腺癌自查的方法... 甲状腺癌是由数种不同生物学行为以及不同病理类型的癌肿组成,主要包括乳头状腺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髓...
这个威胁我们心脏健康的“隐形杀... 转自:科普中国 今天是 10 月 8 日,第 27 个全国高血压日。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高血压已...
兴智家庭教育:如何与青春期孩子...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充满挑战与变化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如同初绽的花蕾,既脆弱又充满活力,...
李贵花医生:医然自得,尽显真性... 李贵花医生,一名中医科医生,十年如一日的在工作岗位治病救人。她时刻怀揣对生命的敬畏心,在维护健康的道...
“三医”协同,健康路上越来越有... 健康路上,“医”靠从何而来?医疗、医保、医药(以下简称“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其中,医疗是看病就医...
原创 两... “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语言的...
您是否忽略了,这些焦虑或抑郁的...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注意到一些需要帮助的线索。精神疾病的症状并不总是出现,情绪或行为的急剧变化常常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