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栏目 自选股 数据中心 行情中心 资金流向 模拟交易 客户端
新政总结
· 近期,中国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近期宣布了黄金市场增值税政策的调整,新政策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 在上海黄金交易所直接买卖黄金的会员(即所谓“一级供应”)仍享受增值税免征政策,但提现黄金的会员现需根据投资或非投资用途适用不同政策
· 以投资为目的提取实物黄金并进行转售的会员不受影响,因其仍按现行政策对增值部分缴纳13%增值税;而非投资用途的会员在分销时将面临更高成本
· 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代理的客户从交易所提取黄金时亦将面临更高的纳税义务。
新政影响
· 成本上升或使中国黄金珠宝需求面临阻力,然而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这也可能成为推动行业注重工艺,设计创新而非价格内卷竞争的又一契机
· 金条与金币需求虽未受政策直接冲击,但未来投资者可能会更集中地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进行购买
· 值得关注的是,税收上调将拉大黄金首饰的购入价与回购价之间的差距,这种价差扩大可能进而抑制黄金首饰的回收积极性。
黄金市场增值税政策变动简述
中国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近期发布了针对黄金市场的若干税收政策调整,新规自2025年11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此次调整主要涉及黄金市场特有的增值税体系。上一次影响黄金市场的增值税变动是在2019年4月,当时增值税被普遍从16%下调至13%。
此消息发布前,铂金与钻石的进口增值税税收政策刚于11月1日完成调整;但本次影响黄金市场的增值税新政则有所不同。
变化何在?黄金市场增值税制度将因用途而异
为理解此次政策调整,我们有必要先回顾截至10月31日的现行增值税政策。
增值税作为一种流转税,其征收通常针对商品在生产、分销及转售过程中每个环节产生的“增值”部分(即毛利,见图1)。我们可以分层次解析:
· 一级交易:当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客户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向卖方购金时,通过“即征即退”政策,交易所及购金会员均可免征增值税
· 二级交易:当交易所会员/客户提现黄金(用于打造品牌投资产品或珠宝首饰)并转售时,仅需对增值部分(收入减成本)缴纳13%增值税,该税负将转移至其客户
· 三级及后续交易:当零售商从交易所会员/客户处采购产品并销售给消费者时,同样仅对增值部分纳税,并最终将税负转移给终端顾客
投资产品因工费较低,其增值税通常远低于工艺附加值较高的珠宝首饰产品。
图 1: 此前中国黄金市场的增值税体系简述
来源: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黄金交易所,世界黄金协会
但如今情况已有所不同。虽然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一级”市场买卖黄金的会员仍享受增值税豁免,但提现黄金会员的税务处理将因其用途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图2所示。:
· 黄金交易所会员购入黄金用于投资用途的:
对于投资性用途,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在提取并转售黄金时的增值税处理方式并未改变。会员从交易所免税提取黄金后,将其作为投资产品(如品牌金条等)转售时,仍与此前一样,仅对增值部分征收13%的增值税,并将税负转嫁给其客户。
唯一的变化在于:当该客户(从会员处购买投资产品后)再次向他人转售时,由于他们无法从交易所会员处获得可抵扣的进项增值税发票(会员仅能向购买方开具普通发票),因此将承担额外的增值税负(售价的13%)。正因如此,零售投资者显然会选择直接向交易所会员购买投资产品,因为这样成本更低。
· 黄金交易所会员购入黄金用于非投资用途的:
这些交易所会员现仅能按购入价的6%抵扣其13%的销售增值税,而此前可抵扣进项全额13% (请见新政第一条的第二小条)。增加的税负将转嫁至其客户与消费者。这意味着,黄金珠宝的零售价格因此较以往更为昂贵,因为消费者现在需要支付额外增值税负(大约是:售价*13%-成本*6%)。
· 客户购入标准黄金的:
通过交易所会员代理的客户,将被视同为提取黄金用于非投资目的的交易所会员。由于他们的增值税进项抵扣基数仅为成本的6%,而此前为13%,因此其产品将以更高价格出售。
图 2: 新黄金市场增值税政策概述
来源: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黄金交易所,世界黄金协会
新政对中国黄金市场影响几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确,新的增值税政策将对投资需求与珠宝消费产生差异化影响。在投资领域:
· 金条与金币投资者只要直接向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购买投资产品,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 黄金ETF及黄金积存计划的买卖交易同样不受新政冲击;
· 但如图2所示,由于交易所会员相较更下游具备增值税优势,其在中国黄金投资市场的主导地位或将进一步强化;
· 金条销售可能加速增长:珠宝消费者或更倾向于购买金条并送往金店加工,以规避直接购买金饰的额外税负。
但黄金珠宝消费层面则面临不同局面:
· 如此前所示,金饰产品价格将更昂贵,因其包含转嫁至消费者的额外税负;
· 基于金价与需求的负相关性,中国金饰需求可能承压。我们的年度中国金饰需求模型显示:在其他因素不变时,金价每上涨1%,当年需求量(以吨计)将减少0.7%;
· 但观察历史动态相关性可发现,随着金价攀升至历史高位,金饰的需求弹性正在减弱 – 这意味着已处在纪录高位的金价即便再度上行,其对于消费者金饰购买的负面影响也或相对此前有限;
· 黄金珠宝零售业的整合进程或将加速,促使商家从价格竞争转向聚焦创新设计与工艺来吸引消费者;
· 中国内地与港澳地区的销售表现可能出现分化,由于港澳特别行政区不受新政影响,其价格优势可能更为凸显。
总结
新的增值税政策将对中国黄金市场产生全面影响,尤其在珠宝首饰领域。根据我们近期在深圳——中国黄金珠宝制造与批发中心——的实地调研,我们观察到:
· 金饰制造商与批发商展厅的金饰价格已普遍上涨,涨幅反映出企业承担的额外税负;与此同时,全国珠宝零售门店的售价也自11月3日起陆续上调;
· 成本上升进一步抑制了金饰零售商的补货动力:国庆假期销售平淡叠加2026年春节较晚(传统黄金销售旺季),或削弱他们在第四季度的补货意愿;
· “购金条送工改制首饰”的“打金模式”可能逐渐升温
与此同时,通过交易所会员渠道(即作为交易所会员的大型商业银行及金饰品牌直营店)销售的投资金条并未受影响。但区域性小银行、独立金店及品牌加盟商等非会员,已将其金条售价上调约13%。
新政或也影响黄金回收市场。金饰零售价格攀升,回收金价仍紧贴交易所基准价(通常略低于交易所金价),导致其价差扩大,使消费者产生“账面损失感”,这可能抑制金饰消费者的回售意愿。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此次增值税调整将对中国金饰行业产生更显著影响。这也加剧了珠宝商在过去几年已经面临的挑战:如何在高金价环境中吸引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正如我们在《2025年中国金饰零售市场洞察》中指出,得益于更轻的重量,更低的总价与创新设计,硬足金饰品及“足金+其他材质”产品对金饰门店的重要性及销售贡献持续提升。在当前的环境中,我们认为此类产品将继续通过其创新的设计和相对较低的门槛,助力零售金饰门店的未来销售与利润。
在房地产行业疲软、经济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利率可能继续下行以及居民储蓄意愿仍处历史高位的背景下,我们判断中国黄金投资需求将持续保持强劲。
分享教程”麻小雀确实真的有挂”原来确实有挂!:https://bencao.8red.cn/jiankang/402886.html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