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爱操心思虑过多易伤脾。脾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运化作用,它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并输送到全身。当一个人过度操心、思虑过度时,往往会导致情绪的波动和精神的紧张。这种不良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到脾的正常功能,使脾的运化能力减弱。
思虑过多会让脾胃的气机不畅,进而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便溏等脾胃不适的症状。长期以往,还可能导致脾胃虚弱,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比如,面色可能会变得苍白或萎黄,精神也会显得疲惫不振。
所以,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操心和思虑。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放松的活动以及良好的心态来呵护脾胃。让自己保持心情愉悦,脾胃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身体的健康提供坚实的基础。
中医认为,人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平日爱操心、思虑过多的人,最容易受害的是脾脏,人也相对较瘦。
《黄帝内经》中就有“思伤脾”的说法,即思虑过多会伤害脾脏;又说“思则气结”,如果一个人多愁善感,总是在考虑问题,往往会不思饮食,或饮食不和,影响到脾胃。脾是主运化的,人摄入的饮食水谷精微都要靠脾胃来协调。如果脾胃功能失调,脾气郁结,久之会伤正气,给人的健康带来危害。
那么该如何调脾呢?首先要节制情志,不能过度思考问题。思虑过度,脾气郁结,易出现胃肠道不适。情绪不好的时候,建议多去户外欣赏自然美景,多和人沟通,倾诉忧思。其次,适当服用些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山药、红枣、莲子、豆类等;症状严重的,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药物,如党参、太子参等。最后需提出的是,情志是可以互相克制的,中医认为“思伤脾,怒胜思”,就是以情胜情的心理疗法,对于思虑过度引起气结的患者,可用言语去触怒他,使他的忧思随大怒而散。目前国外,尤其是日本,就有公司设计发泄怒气的地方,如在某处画上你讨厌的人像,任由你拳打脚踢、大骂,以发泄心中的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