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是寒冷气候中的产物,所以进入小雪节气之后,冬天的寒意将明显加重。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两天已经明显感受到了寒意,外出时总觉得手冷脚冷,一呼一吸中都深深感受到季节的变化。《黄帝内经》中有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此时自然界内的阳气迫藏于地下,人体的阳气也收敛在内,而这时候如果着了风寒,则会损伤阳气,从而削弱抵抗力,那么在寒冬里也就容易被各种问题找上。所以说“小雪以后不排寒,一冬都白忙”。
小雪后寒气重,一方面要注意添衣以防寒,同时也要多吃些温暖的食物从内在排寒,补养阳气,免疫强了,气血通畅,手脚暖和,平安过一冬,下面就来分享4样帮助排寒暖胃的食物,别不懂吃。

第1样:生姜
虽然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其实在寒冷的时节里,也可以吃点生姜,其是药食同源的根类,在药膳中很常见,其有助于抗菌消炎,驱寒排湿,提振阳气,增强抵抗力。小雪以后可以选择在早上用起来煮汤喝,温暖一整天。

1、新鲜的老姜一小块,清洗干净之后,连带着外皮一起切成薄片,便于煮透。
2、与此同时我们搭配苹果一个,削干净后切小方块,再搭配两三个枣。
3、先在锅里添上饮用水烧开,苹果,枣和姜都倒里边,在沸腾的状态中咕嘟十分钟即可。届时也可以丢两颗老冰糖。
4、关火以后盛入碗中,在温热的状态下喝下,胃里舒服,身体内外都暖和。

第2样:米酒
这是我国传统中的一种食物,也称醪糟,很适合冬季里,尤其是胃寒怕冷的人。《本草纲目》中提到其“可以通血脉、厚肠胃”等。其质地温和,富含优质碳水,能量等,有助于驱寒暖胃,促进血液通畅,增强抗寒能力等。其通常用来煮汤,风味独特又养人。

1、锅里添上饮用水,烧开之后,稍微把火调小些,鸡蛋磕到里边,不要搅拌,先慢慢加热令其凝固。
2、接着将火调大些,彻底煮熟,关火之后倒入两大勺米酒,枸杞一小把撒里边,勺子划几圈搅匀即可。
3、也可以丢个黑糖倒里边,调好滋味后盛到碗里即可。

第3样:板栗
排寒要选择温和的食物,板栗也不错,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碳水,维C,维B,抗氧化物,以及铁,磷,铜,锰,硒等离子,有助于益气血,补虚乏,健脾胃,强筋骨等。其煮汤,或是炖肉,美味又滋养。

1、准备半斤左右,先将其表面的杂质一一搓洗掉,用剪刀划开划透,漏出里边的果肉后,用蒸锅蒸或是微波炉叮一下,之后再浸泡到冷水里,目的在于剥掉壳。
2、剁好的鸡块中,撒些粉类,面粉淀粉都可以,仔细搓搓,换清水冲掉沥干。
3、起锅倒油,先把栗子倒进去,煎一会儿,其颜色金黄时先盛出来。鸡块倒里边,丢些生姜一起炒,把水汽烹炒掉,调入酱油,炒到颜色均匀。
4、接着板栗倒里边,丢几个香菇一起炒匀,添上热水炖半小时,补充些盐分,转为大火,炒一会儿,味道均匀调好,即可关火装盘。

第4样:牛肉
肉类也有着温和与清凉的区别,天冷要多选择红色的肉类来补充营养,比如牛肉,其被称作“肉中骄子”,性质温暖,蕴含着多种优质营养,氨基酸,磷脂,铁,铜,硒,维B等,有助于温补气血,保护血管,强壮筋骨,提升免疫力等。可以作为冬季的首选肉类。

1、鲜嫩里脊或是黄瓜条部位,片成大薄片,其中加个蛋清,一点淀粉,黑胡椒,蚝油,轻轻抓一抓,腌十分钟。这样处理后吃着会很嫩。
2、再切点茭白,青红椒片,好看又好吃,都切成大菱形片。
3、锅热倒油,再等两分钟热透,牛肉倒里边,过五六秒钟再动铲子去划拉,很快就变色了。这时候倒出来。
4、蔬菜倒里边,在底油里边炒一会儿,鲜美的滋味都被烹出来,调些生抽,蚝油把味道调调,最后牛肉再次倒回去。继续炒炒,彼此的鲜香气味融合一体,马上关火出锅。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