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抑郁,可能会对大脑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的抑郁状态可能会影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但并不能证明抑郁症直接导致了大脑损伤。
神经递质失衡
神经递质是大脑中的化学物质,负责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常见的与抑郁症相关的神经递质包括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

血清素
水平下降会影响情绪调节、睡眠和食欲。血清素减少会使人更容易感到情绪低落和焦虑。
多巴胺
这是一种“愉悦”神经递质,其减少会导致缺乏愉悦感和动力,使人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
去甲肾上腺素
与注意力、专注力、判断力和记忆力等大脑机制密切相关。去甲肾上腺素降低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
大脑结构改变
长期抑郁不仅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还会导致大脑结构的改变。
这些改变通常包括海马体萎缩、前额叶皮质活跃度降低和杏仁核活跃度增加。

01
海马体萎缩
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出现海马体体积缩小,导致记忆力减退和学习能力下降。
02
前额叶皮质活跃度降低
这一区域与决策、计划和情绪调节相关。活跃度降低会使患者更难做出决策和计划未来。
03
杏仁核活跃度增加
过度活跃会导致负面情绪的增强,使患者更容易陷入悲伤和焦虑的情绪中。
认知功能障碍
长期抑郁还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这是指大脑处理信息、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损。
常见的认知障碍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决策困难等。

1
注意力不集中
患者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被外界干扰分散注意力。
2
决策困难
由于思维迟缓,患者在面对选择时往往犹豫不决,难以做出决定。
怎样治疗?
1.药物疗法:抗抑郁药物可以帮助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减轻抑郁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密切关注药物的副作用。
2.心理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3.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和促进大脑健康。
虽然抑郁症可能会对大脑产生某种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抑郁症就是不可逆的大脑损伤。
事实上,许多研究表明,通过专业的诊疗和心理干预,抑郁症患者的脑功能和结构可以得到改善和恢复。
因此,抑郁症不是不可疗愈的疾病,只要及时接受诊疗,很多患者都可以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来源/ 云南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心理健康
审核/葛继泰 由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