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从检测方向入手,教你区分流感、支原体感染——
流感、支原体感染的不同
流感病毒

肺炎支原体
一、流感、支原体的抗原和抗体检查的区别
(一)检测对象与原理
1、抗原检测:直接检测病原体(如流感病毒、支原体)本身的特定蛋白质成分。例如,流感抗原检测针对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蛋白,支原体抗原检测针对支原体特有的P1蛋白等。通过与样本中的抗原结合,显示阳性或阴性结果。
2、抗体检测:检测人体免疫系统在感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如IgM和IgG。IgM通常在感染早期出现,提示急性感染;IgG出现较晚,但持续时间长,可能提示既往感染或恢复期。
(二)检测方法与标本
1、抗原检测:常用鼻咽拭子或口咽拭子采集呼吸道分泌物,操作简便,部分可居家自测。检测方法包括快速免疫层析法等,能在半小时内出结果。
2、抗体检测:主要通过抽血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水平,需在医院或专业实验室进行,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
(三)检测时间与适用阶段
1、抗原检测:适用于感染早期(流感一般发病1-3天内,支原体发病1周内),此时病原体抗原量较高,阳性率相对较高。但感染后期或病毒载量低时可能出现假阴性。
2、抗体检测:流感抗体通常在感染后3-7天可检测到,支原体抗体IgM约1周后出现,IgG出现更晚。因此抗体检测不适用于早期诊断,主要用于回顾性判断感染状态或流行病学调查。
(四)准确性与局限性
1、抗原检测:操作简便快速,但准确性相对较低,尤其在感染早期或病毒载量低时可能出现假阴性,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
2、抗体检测:受个体免疫反应差异影响,不同人产生抗体的速度和水平不同,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且IgG阳性无法区分是现症感染还是既往感染,需结合IgM或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变化综合判断。
(五)临床意义
1、抗原检测:适用于快速筛查,阳性结果可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但阴性不能完全排除感染,需结合症状和其他检查。
2、抗体检测:主要用于判断感染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或与核酸检测等联合分析,辅助诊断。
(六)总结
抗原检测适合早期快速筛查,抗体检测用于判断感染状态和回顾性分析。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症状、病程及检测条件综合选择,必要时联合核酸检测等方法提高诊断准确性。
二、流感和支原体检查的区别
主要用于诊断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区别:
(一)检测目标不同
1、流感检查:针对流感病毒(如甲型、乙型流感病毒)进行检测。
2、支原体检查:针对肺炎支原体等支原体病原体进行检测。
(二) 常用检测方法
1、流感检查:
抗原检测:通过咽拭子或鼻拭子采集样本,检测病毒抗原,15-30分钟出结果,适用于快速筛查。
核酸检测:如RT-PCR检测,灵敏度高,可准确判断病毒类型,是确诊金标准。
血清抗体检测:检测流感病毒特异性IgM、IgG抗体,需采集双份血清(发病初期和恢复期),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2、支原体检查:
血清抗体检测:检测支原体特异性IgM、IgG抗体,IgM阳性提示近期感染,IgG阳性可能为既往感染或恢复期。
核酸检测:如PCR检测支原体DNA/RNA,灵敏度高,但可能存在假阳性。
培养检测:肺炎支原体培养是“金标准”,但耗时较长(需数天),临床较少使用。
(三)血常规表现差异
1、流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可能降低,CRP可正常或轻度升高。
2、支原体感染: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高,淋巴细胞比例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CRP可升高。
(四) 影像学检查
1、流感:胸部影像学检查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肺部炎症表现。
2、支原体感染:常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如肺纹理增多、网格状或片状阴影,累及双肺可能性较大。
(五)总结
流感检查侧重于病毒检测,支原体检查侧重于支原体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两者血常规和影像学表现也有一定差异,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阅读更多
本周门诊出诊信息(每周更新)
高新院区启用
庆祝建院60周年
以“智”强“治”呵护大健康
多向发力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检验科 李凯
编辑:宣传部 闵捷
审核:宣传部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