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儿子怎么连自己名字都不会说了?”在宁波大学某医院的诊室里,小张父母的声音满是焦灼与绝望。眼前30岁的小伙小张,眼神呆滞,只会无意识地咿呀学语,连简单的穿衣、吃饭都无法自理,智力水平退至3岁儿童状态,而这一切的背后,与他长期熬夜的习惯密不可分。

小张是一名普通上班族,日常最大的爱好就是下班后打游戏,常常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忘记时间,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态,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家人多次劝说,他都不以为然,觉得自己年轻身体扛得住,“熬夜是年轻人的常态,睡一觉就好了”。 直到事发当天,小张起床后出现高烧、头痛症状,起初以为是普通感冒,自行服用退烧药后继续打游戏。谁知到了傍晚,他突然意识模糊、浑身抽搐,随后陷入昏迷,家人见状急忙将他送往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确诊小张患上“病毒性脑膜炎伴脑炎”,大脑受到严重感染。
主治医生解释,小张的病情并非偶然。长期熬夜会严重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免疫力持续下降,让病毒有机可乘,侵入脑膜和脑实质引发炎症。大脑神经细胞在夜间本应进行修复和再生,而长期缺乏睡眠会让神经细胞持续受损,无法正常代谢。当病毒感染叠加神经损伤,就会对认知功能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表现为记忆力衰退、思维能力丧失、语言功能退化等症状,这也是小张智力退至3岁水平的核心原因。 在治疗期间,小张的恢复过程异常艰难。他需要像幼儿一样重新学习说话、走路、辨认亲人,曾经熟悉的世界变得陌生。看着原本健康的儿子变成这般模样,父母痛心疾首,反复念叨“要是当初拦住他熬夜就好了”。 据了解,类似因长期熬夜引发严重健康问题的案例并不少见。现代社会中,熬夜打游戏、刷视频、加班已成许多年轻人的生活常态,却忽视了睡眠对大脑健康的关键作用。专家指出,成年人每天需保证7-8小时睡眠,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大脑海马体萎缩,影响记忆存储和提取,还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增加感染性疾病的发病风险,严重时便可能引发脑膜炎、脑炎等致命疾病。
小张的遭遇为所有熬夜族敲响了警钟。健康从不是可以肆意消耗的资本,规律作息不是可有可无的建议,而是守护生命的底线。与其等到疾病来袭才追悔莫及,不如从当下做起,告别熬夜陋习,让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休养。毕竟,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守住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