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白内障手术之后,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眩光、头晕等症状,这也许是人工晶体移位导致的。人工晶体移位是一种已知的、虽然不常见但确实可能发生的白内障术后并发症。武汉普瑞眼科医院白内障科学科带头人程旭康院长说到:理解它,是有效应对它的第一步。

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眼睛想象成一架精密的照相机。天生的晶状体就像相机里的镜头,当它因为老化、外伤等原因变得混浊(即“白内障”),我们就需要用一个崭新、透明的人工晶体来替换它,从而恢复清晰视力。这个人工晶体通过极其精密的计算,被放置在眼球内一个叫做“囊袋”的天然结构里。您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为镜头量身定做的“底座”或“襻”。人工晶体移位,就是指这个本应固定在原位的新“镜头”,因为各种原因发生了偏离、倾斜甚至完全脱位。
主要原因包括:
·悬韧带松弛或断裂:囊袋是靠无数根细如发丝的“悬韧带”悬挂在眼内的。对于高龄、高度近视、眼外伤、某些全身性疾病(如马凡综合征、假性表皮剥脱综合征)的患者,这些韧带本身就比较脆弱。手术中或术后,韧带可能进一步松弛或断裂,导致囊袋这个“底座”不稳,晶体随之移位。
·囊袋收缩:术后囊袋作为活体组织,会发生纤维化而收缩。如果收缩不均或过度,就可能挤压、推挤人工晶体,导致其偏位或倾斜。
·复杂的白内障手术,如晶体核非常硬、悬韧带本身就不佳等,会增加术后移位的风险。
·人工晶体尺寸与囊袋大小不匹配。
·术中后囊膜破裂,但晶体仍被放置于非理想位置(如睫状沟)。
·眼部受到严重撞击,是导致人工晶体晚期移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何判断人工晶体可能移位了?
常见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移位的程度。轻微的移位可能毫无症状,仅在复查时被发现;而严重的移位则会导致明显的视力问题。
·单眼复视或重影:看一个物体时出现两个或多个影子。这是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因为晶体倾斜会导致光线散射。
·视力突然下降或模糊:晶体偏离了视觉光路的中心,无法正常聚焦。
·眩光、光晕:尤其在夜晚看灯光时特别明显,因为倾斜的晶体边缘会将光线折射成光圈。·视物变形:直线看起来变弯。
·近视或散光度数突然改变:晶体位置的改变等同于改变了眼睛的屈光状态。
·可看到晶体边缘:在极度移位的情况下,患者甚至可能能在瞳孔区看到晶体的一部分边缘。如果您在白内障术后出现以上任何症状,请务必及时返回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方案一:观察与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无症状的移位)·情况:晶体仅有轻微偏位或倾斜,但患者视力良好,没有复视、眩光等困扰症状。·处理:定期复查,密切观察位置和视力变化。无需特殊治疗。
方案二:激光治疗(适用于特定类型的后期并发症)·情况:晶体本身位置尚可,但术后囊袋发生混浊(即“后发障”),导致视力下降。·处理:采用YAG激光在后囊膜上打一个洞,让光路恢复通畅。这本身不能复位晶体,但可以解决因后发障造成的视力模糊。
方案三:手术复位或更换(适用于中重度、有症状的移位)当移位明显影响视力且无法通过配镜矫正,或引起难以忍受的复视、眩光时,需要考虑手术。1.人工晶体复位术·适用情况:晶体本身型号合适、完好无损,只是支撑的囊袋/悬韧带出了问题。·手术方式:医生会通过微创手术,将移位的晶体调整回正确位置,并采用巩膜缝合固定的方式,用特制的缝线将晶体的襻缝合固定在眼白的巩膜上,为它提供一个全新的、牢固的“锚定点”。这是目前主流的修复手术方式。2.人工晶体更换术·适用情况:晶体本身尺寸不合适、已损坏,或者复位困难。·手术方式:先将移位的旧晶体取出,然后根据眼内情况,植入一个新的、更合适的人工晶体。新的晶体同样可能需要采用巩膜缝合固定的方式来确保长期稳定。
人工晶体移位是一个可以处理的医学问题。现代眼科显微手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对于需要手术的病例,成功率很高。通过精准的术前评估和娴熟的手术技巧,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在二次手术后重获稳定、清晰的视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