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资料显示,童燕燕是安徽铜陵市超声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此前担任原铜陵市立医院担任党委委员、副院长,具有丰富的超声检查及介入超声的诊疗经验。
据悉,作为铜陵市超声医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童燕燕担任多个学术职务,包括安徽省超声医学分会委员、安徽省心血管超声分会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超声分会常务委员,安徽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安徽省微创医学超声专委会常务委员等,兼铜陵市超声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等。
官网资料显示,铜陵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55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康复保健、教学科研、养老养生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以“一院三区”格局,开设42个临床医技科室和14个住院病区,编制床位462张。
新趋势!一大批超声科医生出任院长、副院长
事实上,童燕燕只是从超声科走向院长岗位的医疗专家之一。据公开资料,近些年来,国内有一些公立医院的院长、副院长均是由超声科医生担任的。这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超声医学在现代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例如,原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赵志军(2009年-2015年任职)就是一位在超声诊断领域有着近二十年丰富经验的专家。他曾在河南省内率先将超声引导快速活检技术应用于临床,为大量肝病、肾病患者提供了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创新型治疗。其百度百科信息显示其曾入选中国医院优秀院长(2010年)。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徐辉雄是我国超声医学领域知名专家,也是该院超声医学科学科带头人,他曾带领科室实现从传统医技向临床学科转型,在国内较早建设独立的超声介入手术间。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元义是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超声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担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超声分子影像、超声诊断等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获基金委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等14项基金资助,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成果转化3项。
2024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副主任杨筱正式成为漳州市医院院长。她曾在斯坦福大学分子影像中心任访问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血管、肌肉骨关节、浅表器官及妇产超声。主要社会任职包括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分子影像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委等。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幼峰、佛山都市妇产医院副院长俞雪贤、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张洪江、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朱向明等专家,也均为超声科出身。
从辅助诊断到临床核心,超声科迎来黄金时代
据悉,我国超声医学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曾有超声科专家告诉《看医界》,在过去,超声科主要是负责诊断的科室,被称作“b超室”,当时在医院的科室中属于较为“底层”的科室,往往是一些不太愿意参与医院激烈竞争的医生的选择。
然而,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已经从单纯的诊断工具演变成为支撑临床多学科发展的关键技术平台,甚至一些传统手术也逐渐被超声引导下的微创介入治疗所取代。
从黑白静态成像到三维/四维立体彩色成像,如今在临床上,超声的应用早已远超传统的检查诊断,成为多学科的“眼睛”和“导航”。
其中介入超声是从诊断走向治疗的典范。在实时引导下,医生可精准进行穿刺活检、积液引流、囊肿硬化治疗、肿瘤消融(射频/微波),实现微创精准治疗。
上海某三甲医院医生透露,这类手术需要术中超声实时引导,对超声设备的要求,以及对医生在超声方面专业能力的要求高,因此这类手术已经逐渐从各疾病所在的专科,转到“超声介入”这一专门的学科分支中,这也是近年来一些专病专科——如甲乳专病专科兴起的原因。
一个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器械耗材的支撑,而中国超声设备产业的发展是技术进步的坚实基础。资料显示,过去,中国超声设备的高端市场长期被跨国巨头垄断,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超声设备市场之一,年销量持续增长,国产化率不断提高。
综合以上原因,曾经“地板”的超声科蜕变成“天花板”科室也是意料之中,可以说,超声科正在迎来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未来或许大多数大医院都将出现超声科医生担任医院主要领导职务的情况。 (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