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办公室里总少不了此起彼伏的咳嗽声。有人咳得胸腔发疼,有人半夜被自己咳醒,更有人明明感冒好了,咳嗽却像块狗皮膏药,贴了一两个月都甩不掉。这时候很多人会急着用止咳药压制,却不知咳嗽的根源不在 “要咳”,而在 “肺气太弱”—— 就像破旧的窗户关不严,风一吹就哐当响,不修好窗户,再怎么按住窗框也无济于事。
为什么越止咳,咳得越顽固?
中医里,肺被称为 “娇脏”,既怕寒又怕热,还怕燥。当肺气充足时,它像个尽责的门卫,能把病毒、粉尘挡在门外;可一旦肺气亏虚,呼吸道黏膜的防御能力就会下降,稍微受点刺激就会引发咳嗽。更麻烦的是,反复咳嗽会进一步耗伤肺气,形成 “越咳越虚,越虚越咳” 的恶性循环。
比如有些人感冒后其他症状都没了,唯独咳嗽不停,一说话就咳,一劳累就加重,这就是典型的肺气不足。此时若用强力止咳药强行压制,痰液排不出去,反而会把病邪憋在肺里,变成慢性咽炎、支气管炎的隐患。
补足肺气,咳嗽自止的底层逻辑
肺气就像推动呼吸的 “动力”,气足了,呼吸道才能保持通畅,黏膜才能分泌足够的黏液包裹异物,通过咳嗽顺畅排出。中医讲 “肺主气,司呼吸”,培补肺气不是单纯 “补气”,而是让肺的功能回到正轨:
这味源自《神农本草经》的上品药材,以其卓越的补气功效和相对温和的药性,成为中医治疗气虚咳嗽的首选药物。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二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等多重功效,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尤其显示出独特价值。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黄芪皂苷、黄芪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能够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减轻气道炎症反应,从而在根本上改善气虚咳嗽的病理基础
不同配伍下的黄芪可针对各种类型的咳嗽发挥精准治疗作用。对于单纯肺气不足型咳嗽,表现为干咳无痰、运动后喘气、声音沙哑等症状,推荐将黄芪与南沙参、玉竹配伍使用。
具体用法为:
黄芪6克、南沙参5克、玉竹5克,加500毫升清水煮15分钟当水喝。
这一配伍中,南沙参润肺生津,玉竹滋养喉咙,既能增强黄芪的补肺效果,又能化解黄芪的温性,防止温燥伤阴,特别适合早晨起床干咳明显的患者。对于儿童肺气虚咳嗽,这一小方剂因其药性平和、口感较好而尤为适用。
生活中的养肺小技巧
咳嗽就像身体在 “呼救”,提醒你肺气不足了。与其用止咳药 “堵” 住信号,不如用补气的思路 “修” 好肺气。试试这个小方和日常调理法,让肺气慢慢充盈起来,咳嗽自然会悄悄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