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长大后谁更有出息?现实打脸父母
创始人
2025-07-23 21:08:38
0

最近,表姐计划着带孩子回老家走访亲友,孩子却百般不乐意。

这已经不是孩子第一次这么抗拒出去玩了。

想到娃平时也很宅,表姐很愁。她担心孩子内向的性格交不到朋友,将来出社会吃亏。

所以一到周末假期,她就会逼孩子多出去走走,和小朋友聚会玩游戏。

但孩子并不领情,比起出去玩,他更享受宅在家里,经常因为这事跟父母闹脾气。

听完表姐的经历,我忍不住产生疑问:这种“逼孩子出去玩”的做法,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换句话说,相比经常“出去浪”的孩子,“宅在家”的孩子就一定没出息吗?现实往往并非如此。

来源:视觉中国

毁掉孩子最快的方法

就是逼他“外向”

相信很多内向的朋友都听过类似的话:

什么都好就是太安静了。

不爱说话,看起来呆呆的。

要是外向点就好了。

……

实际上,让孩子变糟糕的不是内向,而是偏见。

父母潜意识对外向的执念,深深伤害了孩子,也让孩子认为自己很差劲,比不上外向的孩子。

据不完全调查,超过60%的人小时候被贴上过“内向”的标签,并且深受困扰。

有位网友说出自己的经历:

我从小就不喜欢跟各种人打交道,我喜欢安静,特别享受一个人在房间里看小说的时光。

但我妈总觉得我太内敛,容易变成书呆子。

所以每次家里一来客人,她就会把我从房间里喊出来,让我背圆周率,还有那句听到耳朵长茧的“他啊,就是太内向了”;

为了让我交朋友,她把我的书偷偷藏起来,让小朋友们来找我玩,可我真的不喜欢叽叽喳喳的环境;

明明学习成绩不差,班主任却总是在我的期末评语写上:太内向了,不合群;

更可怕的是家族聚餐,我妈就会逼我给长辈敬茶,还要说祝福语。

一旦支支吾吾说不出话,就被满桌子的人嘲笑“这么内向,以后娶不到老婆咋整?哈哈哈哈哈……”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自己好差劲,努力成为一个外向的孩子。

《内向不好吗》中写道:

把外向当成是全社会认同的价值,强迫所有人都必须假装外向,是一种社会暴力。

内向的孩子,会主动从父母的态度里,接收到错误的信息——

内向是一种缺陷,得改。

很多孩子就是从此开始否定自己,讨厌自己内向的性格,甚至为了不被人排挤,尽量伪装自己,内心却时刻备受内耗的煎熬。

事实上,外向和内向各有优势,两者区别关键在于性格以及获得能量的方式。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外向型的人积极活泼,是因为他们能通过向外社交来补充能量;

而内向的人,需要通过休息或独处,从内心世界获取能量。

内向的孩子,也只能说明他喜欢待在安静的空间里,善于思考,而非胆小、害羞、不合群等等。

来源:视觉中国

性格内向的孩子

其实是天赐的礼物

李玫瑾教授说:

嘴巴伶俐的孩子,成绩都一般。相反不吭声、话少的孩子学习都很好。

邻居家女儿盈盈十分文静,不爱说话。

放学了就一个人待在房间里,下课期间大家都在玩闹,她也只在一旁听着不加入。

课堂上老师提问问题,她也并不积极主动发言,总是在脑子里搜寻并确认答案正确无误,才会给出答案。

长辈们都以为她不善言辞、反应迟钝,却没想到她是年级里有名的学霸。

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参加过作文比赛、物理比赛,屡次拿奖,初三一声不响直接考上了省内重点高中。

后来听她家里人说,这孩子虽然不爱说话,但做事非常专注和细心,自己认定的事情谁都别想影响她。

靠着这股劲,她在学习上专心致志,生活中也有自己的一套办事准则。

还记得《最强大脑》舞台上11岁的神童孙弈东吗?

在争夺“碎片寻踪”前30强时,孙奕东通过对上万块形状各异的碎片进行观察组合,仅用29秒就找出目标图形的所有碎片,成功击败清北学霸。

后来在专访中,孙奕东的母亲提到,性格内向使然,孙奕东从小在记忆力和专注力上就要优于其他的孩子。

所以日常生活中遇见问题,她都鼓励他去思考解答,从不打击。

你看,内向并不是缺点,而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性格特质,它赋予了孩子丰富细腻的内心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生活中,我们也发现,很多成绩优秀的孩子都是内向型性格,他们个性沉稳,做事更加专注,甚至表现出比大人更敏锐的洞察力。

美国的学者琳达·西尔弗曼经过长达30年对社会英才的研究发现:

IQ越高的人,内向型性格的倾向越明显。成功者当中有将近70%的人属于内向者。

很多取得伟大成就的名人:作家、诗人、画家、钢琴家、科学家、企业家等等,都是内向型人格。

这些人,胜在他们没有被内向的标签打倒。也恰恰因为他们专注于自我本身,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创造无限价值。

身为父母,我们更不应该只盯着内向孩子内敛寡言的一面,而是多观察他的动态和喜好,让他的天赋发挥到最大。

来源:视觉中国

如何保护一个内向孩子的能量?

《按天性培育孩子》中有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塑造孩子个性的两大因素,其一是孩子的性情,其二是父母对这些性情的反应。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发展的特定时间表,父母不应该过早地给孩子贴标签。

那么,面对内向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发挥他的潜力?

3个建议值得父母们借鉴:

(1)尊重天性,允许孩子做自己

内向孩子的父母一般认为,应该鼓励孩子变得外向。

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就像种下一棵苹果树,却强迫它长出芬芳的玫瑰花,最终什么也长不好。

尊重内向孩子的天性,就是尊重孩子的独特性,而不是试图将他塑造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父母足够接纳孩子,孩子才会有足够的勇气接纳自己,能乐观地拥抱自己的性格。

一个内向的孩子,可能不擅长表达,但不代表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

给孩子足够的自我发挥空间,让他在独立思考中变得独立、强大。

(2)朋友在质不在量,接受孩子“不合群”

我的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聊到,家长咨询问题时经常出现:

孩子不爱交朋友怎么办?经常一起玩的都是固定的那两个。

他表示,有人擅长在小群体社交,有人擅长在大群体里社交。

对大多数内向孩子来说,固定1~2个朋友已经足够了,不需要焦虑。

值得一提的是,他也不是不会社交,而是在选择朋友上比较谨慎,会先默默观察,再适当选择舒服的关系。

我们要接受他们在社交上的节奏和喜好,给他们时间去建立愉快舒适的友谊关系。

(3)多送小红花,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同感

内向的孩子情感细腻,更需要积极的心理暗示。

詹青云小时候性格内向,成绩差,经常被同学和老师嘲笑是“笨小孩”。

进入初中之后,连老师都放弃她,直言没有一所高中会接收她。

但每当她失落地拿着成绩单回家时,父母不仅不会责骂她,还夸她是厚积薄发,成绩马上就会好起来。

在父母的鼓励和温暖下,詹青云振作起来,很快就找到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最终成为哈佛学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左兴旺医生:前列腺癌出院后要注... 前列腺癌经过了手术以及放化疗,等待身体恢复不错时会直接出院,出院后并不代表着并且已经完全治愈,必须要...
慢性肾脏病(CKD 3–5期未... 本篇概述慢性肾脏病(CKD 3–5期未透析)患者采行低蛋白饮食的理论基础与实务应用,强调透过蛋白质管...
喝白开水也能“中毒”?一老人喝... 在日常生活中,喝水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却也是关乎人体健康的大事。 水乃生命之源,但很多人不知道,看似...
扎西德勒!14名雪域小天使抵郑... 本报讯(记者 吴文可 文/图) “扎西德勒!扎西德勒!”7月21日下午,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那曲市红十...
肿瘤科中医刘征利:靶向药耐药后... 大家好,我是刘征利,从医60余年的中医肿瘤医生。门诊中常有患者问:“靶向药耐药了,中医逆转耐药有依据...
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于党史馆中感... 7月16日,川北医学院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探古蜀秘宝,暖广汉桑榆”赴广汉三下乡实践团队全体队员,怀揣...
长了息肉、结节……医生提醒:少... 不少人体检时候会查出息肉、结节,非常关注生活中应该怎么吃,需不需要特别忌口。那么,饮食上应该注意些什...
甲减不可小觑,这些并发症你知道... 甲减,也就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咱们生活中并不少见。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大约有超过 3 亿人患...
高血脂不能吃香菜?医生提醒:除... "医生,我昨天看了一篇文章说高血脂患者不能吃香菜,我平时凉拌黄瓜最爱放香菜了,这可怎么办?"这是前几...
商丘市中医院举行第七届“夏季养... 7月14日上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商丘医院(商丘市中医院)举行第十六届“冬病夏治节”暨第七届...
医生警告:胰腺炎最早信号之一,...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交响乐团... 7月22日大暑节气当天,一场由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与上海交响乐团跨界打造的“五音能量场,暗香随弦动”音乐...
大汗后不要立即对着空调风扇猛吹... 最近全国多地开启“蒸笼模式”,空调或风扇成了必备用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从高温的室外走进凉爽的室内,...
甲减会遗传吗?这篇文章给你讲明... 在当今社会,甲状腺疾病越来越常见,其中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更是不少人关注的焦点。很多患有甲减的朋...
杨淑莲医生:血小板涨不上来?做... 血小板就像身体里的 “修补工”,负责止血和修复血管,一旦数量不足,身体就容易出现淤青、出血难止等问题...
原创 直... 在情感的广袤森林里,爱曾如参天大树,枝繁叶茂,为彼此遮风挡雨。两人携手漫步其间,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寸...
甲状腺健康与头发紧密相连,白头... 在生活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刚过三十岁,发际线安然无恙,鬓角却已悄然生出几根白发;而有...
打工人心理健康指南:给心灵充充... 天天被 996、KPI 追着跑,还要处理各种职场人际关系,现在的打工人真是太难了!世界卫生组织都发话...
以色列首次承认兵力短缺,内塔尼... 周一,希伯来语《马里夫》日报称,以色列军队首次承认,在加沙地带持续的战争中,其部队出现了严重消耗。 ...
原创 男... 在多数人的认知里,感情中的冷处理往往意味着关系的终结,尤其是当一方突然不再联系,人们很容易默认这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