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医生坦言:能活过80岁的糖尿病人,身上会有这6个特点
创始人
2025-07-20 00:05:41
0

得了糖尿病的人还能长寿吗?

最近老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自己身边同样的病友不少,但已经好几个60岁左右人就没了,想来一辈子就这么短,还每天吃不好,清汤寡水的,越想越没劲,于是打算趁现在能吃就放开了吃,“反正都是死,为什么不死的痛快一点呢?”

其实有这样心态的人还真不少,觉得患了糖尿病离死也不远了,那么得了糖尿病还能活多久?

一、得了糖尿病还能活多久?答案很残酷

对于这个问题,2017年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布的一项来自北京大学李立明教授与牛津大学合作团队的研究,给出了参考。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人人均寿命比起正常人要短9年。研究员解释,这个结果主要是受试者中九成糖尿病患者虽然配合治疗但却没有达标,经常自行停药,还不按时复查,影响整个治疗效果导致。

2024发表在《自然·医学》来自英国帝国理工的研究团队关于“糖尿病相关的多种长期疾病对寿命的影响”研究中,通过对4600万英国成年人糖尿病情况进行统计,发现糖尿病患者大多合并一种到多种并发症,常见的比如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眼病......,研究员认为糖尿病不是影响患者寿命的主要诱因,相反并发症才是关键

有数据显示约1/3的糖尿病患者到了50岁时,至少会合并三种并发症,而且这些病大多病程较长,患者可能带病共存20年以上,相比于没有糖尿病的人,平均寿命可能要少11年。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每多患一种长期疾病,寿命就会短4年,也就是说,糖尿病和并发症之间可以说狼狈为奸,不断叠甲,最终共同导致了患者寿命的缩减。

二、糖尿病患者有3道坎,熬过带病也长寿

其实糖尿病控制的好,长寿的比例也不少,尤其是以下这3个时期,跨过这3道坎,就是在打长寿基础。

1、第一道坎:确诊后的头三年

刚查出糖尿病的头三年,属于轻症阶段,也是干预成效最好的黄金期,这个阶段如果做好规范生活习惯,按医嘱按时用药,定期监测血糖,定时复查,做好饮食管理,是实现血糖稳定的重要基础。

2、第二道坎:50岁前后

50岁也是人体健康的分水岭,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阶段,如果体质跟不上,生活质量也会大幅下降,因此做好筛查很重要,及时发现可疑并发症,干预的越早,病情也不容易越拖越重,引起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3、第三道坎:70岁往后

70岁后糖友的抵抗力因为增龄性影响,更容易进一步衰弱,出现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和骨骼关节问题几率也更高,在多病共存的影响下,除了血糖要控制好,身体其他各项指标也要规范平衡,最好按医嘱进行个性化治疗,定期做好预防性体检,运动过程中也要更警惕,在保证基础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带病共存。

三、糖尿病恶化会发出信号,很多人忽视了

其实糖尿病控制的好,避免病情恶化,很多健康风险是可以避免的,但因为缺乏重视,导致了很多悲剧的发生,尤其是以下这3个常见的病情恶化信号,一定要及时重视。

1、视力急剧下降

糖尿病眼病是患者致盲的首要原因。超过60%的患者病情恶化前一年内都有明显的视力下降,特别是病程超过20年的,其中1型糖尿病几乎95%的患者会出现视力减退症状,60%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问题。

2、出现足部问题

数据显示,67.9%的患者在去世前都有过不同程度的足部溃疡或坏疽问题,严重甚至因此截肢,而且截肢后也不是可以完全放心,有50-68%的几率截肢患者会在5年内死亡。

3、烂苹果气味

如果有糖尿病还伴有口气变化,特别是出现甜腻的烂苹果气味,可能是酮症酸中毒的信号。一般是胰岛素不足和升糖激素过高导致的,患者还可能出现口干口渴,喝水多排尿多,容易困乏,肠胃等消化道异常等症状。

四、做到这6点,寿命不输健康人!

我们生活中长寿的糖尿病患者也不少,这些人可能80-90岁仍然可以正常的带病生存,往往这种人都会有一些共同点,尤其是以下几点,快看看你有没有!

1、均衡饮食

糖尿病虽然要控糖,建议清淡饮食,但也不是要一直吃素,尤其要注意膳食营养均衡,日常饮食最好保证优质蛋白和新鲜果蔬的摄入,比如蔬菜、低糖水果、肉蛋奶及适量的坚果等,建议每日摄入的食物颜色≥5种。尽量少吃加工食品、肥肉、腌制品以及高糖高盐食物等。

2、每周150分钟运动

定期的运动可以帮助血糖指标稳定,还可以减少肥胖风险,《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指出规律运动可以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合并其他疾病风险!

建议日常可以多做游泳、慢跑、骑行、跳绳等有氧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最好≥45分钟,另外如果身体条件合适可以适当增加负重抗阻运动,增加肌肉力量!

3、戒烟戒酒

吸烟不止会增加肺癌风险,还和糖尿病及多种并发症相关,尤其是心血管病变最为常见,另外大量饮酒也是引起血糖波动的主要因素,喝酒产生的能量和蛋糕相当,因此日常控糖也不建议饮酒,《柳叶刀》建议不喝酒才是最健康的喝酒量。

4、体重稳定

权威期刊《糖尿病治疗》也曾发布过相关研究,认为人的体重指数和寿命之间呈U形关联,无论是太胖还是太瘦都可能减寿,建议体重指数BMI最好保持在20~24,脂肪百分比男性不超过25%,女性不超过28%。

5、控制三高数值

主要看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个指标,对于老年2型糖友建议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8%。如果健康状况不好又比较高龄血压管理标准一般为140/90毫米汞柱以下;另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根据个体差异化可降到1.4-2.6毫摩尔/升。

6、保护心脏功能

不完全统计,6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伴随心血管并发症,加剧心脏负担,因此保护心脏功能也成为重要防护措施。日常除了必要的血糖监测,最好还要关注心率波动。如果静息心率>80次/分钟,需要及时检查,必要时遵医嘱用药控制。

其实糖尿病受日常生活习惯影响很大,除了上述举措外,日常最好调好作息,保持一定的社会活动,必要时可以多发展兴趣,充实生活,做好情绪管理,积极的面对每一天,也是对身体健康最好的保养方式。

参考资料:

[1]《糖尿病让多种慢病提前!寿命也在悄然缩短11年》.科普中国.2024-09-04.

[2]《糖尿病人做好这7点,死亡风险下降一半!》 .健康时报.2022.03.15.

[3]《那些高寿的糖尿病患者,大多有7个共同点》.生命时报.2023-09-04.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暑期青少年减重迎来高峰期 减重... 7月16日,蝉鸣阵阵,距离暑假开始已经半月之久。大皖新闻记者实地走访合肥两家知名减重培训机构了解到,...
苋菜有奇效!医生坦言:常吃苋菜...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查出甲亢,适合甲亢患者的饮食有...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身体也经常被一些疾病找上门。在生活中,甲亢是比较常见的...
健身运要炸!未来两周这4星座自... 家人们,最近健身圈是不是又刮起“速成风”了?“7天瘦10斤”“21天马甲线挑战”的课程铺天盖地,好像...
日本癌症筛查做得有多细? 大家好,我是荚博士,正在日本国家癌症中心(NCC)进修。 这段时间,我亲身感受到日本在癌症防控方面的...
痛风患者要远离豆角?医生多次呼... 谁能想到, 看似温顺无害的几根豆角,竟然藏着让痛风患者“原地爆炸”的隐患。不吃海鲜、不碰啤酒,很多人...
医生发现:经常吃丝瓜的肾病患者...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中建二局中标北京海昌海洋公园,... 近日,中国建筑行业再传捷报——中建二局凭借卓越实力,成功中标北京城市副中心首个国际级大型海洋文旅项目...
原创 分... 大家好,我是鹏哥,每天坚持分享各种护肤品知识,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如果你希望看到哪些护肤品,可以在我...
60岁后血压多少才长寿?别只盯... 不少人觉得,老人血压就该盯着120/80这个数,高了就紧张,低了就放心。其实对60岁以上的长辈来说,...
鹌鹑蛋不仅能延年益寿,营养价值... 鹌鹑蛋被人们誉为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外壳大多为灰白色,并杂有红褐色和紫褐色的斑纹。优质蛋色泽鲜艳...
原创 晚...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在某个时间段特别饥饿,可是一旦过了这个阶段,很明显的饥饿感就会减轻很多,这是怎
超声检查中耦合剂与医用润滑剂的... 超声检查(B超)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影像检查技术,通过超声波在组织中的传播、反射和衰减来成像。在体外...
苹果减肥后的饮食注意事项 三天的苹果减肥结束后,因为远离了刺激性食物,所以你的肠胃会很柔嫩,味觉也很敏感,而且胃会变小。 第四...
入伏第一天,这“初伏6宝”别忘... 七月的热浪卷着蝉鸣扑面而来,不动都汗流浃背的日子,终究是来了。7月20日,头伏开启,“蒸烤”模式正式...
传言“苦瓜能降血糖、清血管”!... 有人说“苦瓜能降血糖、清血管”,有人说亲测无效,有人说营养专家认可其价值。到底哪种说法更靠谱? 首...
中伏补阳正当时 五行食疗【郭千... 明日中伏,养生食疗新解——与太极五行传承人郭千伟·极谦老师的深度对话 随着夏日热浪的逐渐升温,我们迎...
阳泉小三阳化验单怎么看?3 个... 在乙肝相关检查中,“小三阳” 是常见的术语,不少阳泉市民拿到化验单时,面对一堆专业指标常常一头雾水。...
原创 医... 得了糖尿病的人还能长寿吗? 最近老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自己身边同样的病友不少,但已经好几个60岁左...
原创 天... 最近这天儿啊,热得人胃口都蔫儿了是不是?别急,老祖宗早就给我们留了夏日养生秘诀——"夏吃黄"!黄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