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视频来源于
中国疾控中心
重点文字内容
“吸烟有害身体健康”,这是一句大家都大家都知道的话,但很多人不以为意,觉得吸烟不就是让自己咳嗽两声、嗓子紧而已吗?
并不是!实际上,吸烟伤害的不仅仅是人的呼吸系统,而是对整个身体都造成伤害!在5月31日,世界无烟日,我们来聊一聊那些容易被人忽视的吸烟害处。
长期吸烟会影响面容
老烟枪往往“未现身影,烟味先至”。许多吸烟者自认为身上无烟味,实则早已被烟味“渗透”,嗅觉麻木而不自知;可旁人在三四米外,便能清晰捕捉到那股刺鼻的烟臭味。
长期吸烟还会催生出“吸烟脸”——面容暗沉无光,皱纹密布,色斑丛生。尼古丁经年累月的侵蚀,让肌肤状态每况愈下,即便借助医美手段,也难以逆转损伤。香烟中丙酮、尼古丁、煤焦油等十余种有害物质,会对皮肤造成持续性、破坏性伤害。想要拥有健康好气色,果断戒烟才是变美的第一步。
烟草是心脑血管的
隐形炸弹
烟草对于血管内皮的伤害非常大,每抽一根烟,就像在血管上用小刀划,让血管千疮百孔。
吸烟过程中对血管伤害最大的是一氧化碳,比氧气更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所以吸烟相当于让一氧化碳与氧气抢血红蛋白。同时它会影响血管的舒张功能,破坏血管的内皮;血管内皮损伤,最终造成对血管的伤害,容易形成斑块,导致血栓,最终出现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与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不同,心脑血管疾病并非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很多吸烟的年轻人也逃不掉。
吸烟还可能让人变瘸。吸烟对于外周血管的伤害也非常大,外周血管是除了心脑血管以外的血管,包括四肢、头颈部、躯干的动静脉血管。很多人腿疼、走路瘸,去医院检查发现骨头没问题,而是出现下肢动脉的闭塞或者狭窄;这些人可能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没有遗传,只是因为抽烟,导致外周血管病变。
有人可能觉得少吸点烟没问题,危害不大,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就算每天只抽一根烟,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也会增加5%。同龄人之间相比,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概率要高两到四倍,发生心跳骤停的概率也要高两到四倍。
对孩子的危害更大
吸烟对孕育后代危害巨大!不仅会削弱夫妇生育能力,还会大幅提升婴儿流产、早产几率,导致新生儿体重偏低,对孩子一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造成难以逆转的影响。同时,吸烟还会显著增加婴儿出现唇腭裂、神经管缺陷等出生缺陷的风险,更会使婴幼儿猝死综合征发生几率大幅上升。
二手烟、三手烟的威胁同样不容小觑。即便在阳台、门外吸烟,烟雾中的有毒物质仍会轻易飘散至室内,或附着在衣物、头发、皮肤上,长期残留难以清除。孩子身处这样的环境,无异于被动吸烟,健康将受到严重威胁 。
吸烟减压是伪命题
不少人认为压力大时抽根烟能舒缓身心,这纯粹是认知误区!
研究表明,吸烟者整体承受的压力水平远高于不吸烟者。尼古丁并非解压良药,它先干扰人体正常的愉悦机制,使人丧失自然放松状态,陷入空虚低落;唯有持续吸烟才能短暂缓解不适,一旦断烟,负面情绪反而加剧。
民间常说“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可这恰恰暴露问题:吸烟者依赖香烟填补快乐缺口,而不吸烟者仅通过正常饮食就能获得满足感。
吸烟成瘾本质是一种慢性疾病,及时干预治疗才是摆脱烟瘾、重拾健康生活的关键 。
电子烟不是时尚
同样危害健康
注意!别被迷惑!电子烟绝非健康之选!它是披着精致外衣的隐形健康威胁,远比想象中危险!
电子烟看似不同于传统香烟,部分人会低估其危害。实则它经技术手段浓缩有害物质,吸食时尼古丁摄入量可能远超普通烟草,极易加深成瘾性,让人越陷越深。
电子烟没有刺鼻烟味,还因添加香料变得香气宜人,不仅掩盖了其有害本质,也不易引发他人反感。然而这些香料正是健康隐患之一,其中许多成分不明,具有细胞毒性,易引发过敏、哮喘等,严重损害呼吸道健康。
不存在“快乐戒烟”
可寻求戒烟门诊帮助
戒烟贵在坚持,很多时候每天一根烟“循序渐进”地戒烟并不能真正帮助我们更好戒烟,所谓的“快乐戒烟”也不存在,只有与烟一刀切,才能做到戒烟。戒断反应确实会暂时令人痛苦,但戒烟后,自己和家人一定会更健康快乐。如果戒断反应严重,可在戒烟门诊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起点新闻给您说,晚安!
来源 | 中国疾控中心 控烟办
编辑 | 杨鲁
审核 |贾存真 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