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太医郑州分院(素朴中医院)的中医内科诊室内,60多岁的王玉民教授 正通过视频问诊为一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调整药方。屏幕另一端,28岁的杭州患者小林激动地展示最新检查报告:“躁狂发作频率从每月3次降到1次,抑郁期也能坚持上班了!”这一幕,正是王玉民教授退休返聘,携手云太医互联网平台,每周两天坐诊,继续深耕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志病45年的缩影。
双相情感障碍被称为“精神癌症”,患者常在躁狂期的极度亢奋与抑郁期的绝望消沉间反复切换。西医治疗虽能短期控制症状,但长期依赖精神类药物易导致代谢紊乱、认知损伤等副作用。
王玉民教授指出:“双相障碍的本质是‘肝失疏泄、痰火扰心’的体质失衡。肝气郁结则抑郁萎靡,郁久化火则躁狂失控,痰瘀互结又加重脑功能损伤。”这一观点与其独创的“三阶段通络法”一脉相承——早年他运用该理论成功破解高血压治疗难题,现将其拓展至情志病领域。
王玉民教授在心脑情志领域中医创新疗法,与云太医以中医药传统文化为根基,拥抱AI智能化,旨在构建高效化、信息化、标准化的中医特色医疗交流平台理念高度一致。通过彼此诊疗方式、诊疗技术的不断拓展协同,全国各地优势医疗资源的整合,为王玉民教授这样的资深专家提供更广阔的施展空间,也让更多像小林这样的精神疾病患者不再受锢于西药,而是能通过中医来调治早已失衡的心身状态。
小杨,19岁,上海某重点大学物理系学生。高三时被诊断为焦虑抑郁,多方求诊无果,就没再进行系统性治疗。2023年9月因躁狂发作,一周内疯狂网购奢侈品、打赏主播超20万元,被校方强制休学。抑郁期出现持刀自残行为,左臂遗留7处深浅不一的疤痕。西药治疗导致体重暴增,谷丙转氨酶升高,肝功能严重受损。
2024年3月,小杨的父亲通过云太医平台,找到了王玉民教授。视频问诊中,患者面色潮红、眼球震颤,舌质绛紫苔黄厚,脉象弦滑数,王教授中医辨证确诊为“肝胆郁热夹痰瘀”证型。“长期熬夜备考致相火妄动,高脂饮食引发肠道菌群失调,痰瘀胶结阻塞脑络,形成躁郁交替的恶性循环。”
治疗一个疗程后,西药剂量减半,体重下降4.3kg,肝功能指标趋于正常,情绪波动减少。持续治疗半年后,情绪波动周期逐渐降低,现已成功复学。
34岁的广西患者刘女士对此深有感触:“云太医视频问诊10分钟就能获取个性化方案,中药颗粒剂快递到家,情绪失控时还有医生助理在线疏导。”其治疗4个月后,西药减量,近半年未出现重度发作。
很多被治愈的患者都纷纷给王玉民教授送来了锦旗。都表示教授的医术高超,同时也被云太医方方面面的服务给暖到了。从诊室外顺应节气的养生茶,到深夜里还在安慰指导患者的医助们,定期回访,跟踪康复情况,计算用药周期提醒及时复诊,保障治疗的连贯性和及时性,一切以患者中心,始终为疗效负责。
“中医不是取代,中医在治疗精神疾病上不是替代西医,而是开辟第二条战线。”王玉民教授如是说,“当患者既能稳定情绪又不失生命活力,这才是真正的治愈。”
如今,古稀之年的王教授期望能用自己的医术服务于更多的患者。而云太医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加持,让更多像王玉民教授这样的名医实现了与全国各地的患者面对面辨证开方、吃药解决病痛,民众能快速求医,名医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