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吃鸡蛋就是好?别被误导了”
很多人认为生吃鸡蛋有诸多好处,比如补充营养、利于吸收等。然而,这种观点存在很大误区。
从营养角度看,鸡蛋中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如生蛋清中的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等,它们会影响人体对生物素和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生吃鸡蛋还可能携带细菌和寄生虫,如沙门氏菌等,容易引发食物中毒,导致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实际上,经过烹饪处理的鸡蛋,如煮熟、煎熟等,既能杀死细菌和寄生虫,又能使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更好地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不要轻信生吃鸡蛋就是好的说法,为了自身健康,应选择经过充分加热的鸡蛋制品,避免因生吃鸡蛋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鸡蛋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平民的一种营养食物。既可以煎、也可以煮,还能蒸,做法是多种多样。但也有人偏偏就爱这么一口:生吃鸡蛋。并且认为生鸡蛋的营养会比熟鸡蛋更好,还有清燥和润喉的作用。实际上,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一种误解。记住了,鸡蛋切勿生吃。
生鸡蛋为何不要生吃?生吃鸡蛋是一件很不科学的事情,还有以下的这些害处。
生吃鸡蛋的危害
1、会阻碍人体生物素的吸收
生鸡蛋的蛋清里面含有一种碱性蛋白质,叫做抗生物蛋白,这种蛋白质对身体有害处。当生鸡蛋清进入身体之后,就会产生一些复合物,如果是大量的蛋清进入身体,就会阻碍到生物素的吸收。如果长期这样,很有可能会患上缺乏生物素的情况。
如果人体缺乏了生物素,那么就会出现没有食欲、全身没力气、恶心、反胃、欧体、过敏、细胞脱屑等症状。当生鸡蛋经过高温煮熟后,这种抗生物蛋白就会被破坏,不会阻止到身体对生物素的吸收。
2、生鸡蛋的蛋白质不容易被吸收
生鸡蛋的蛋白质在结构方面很细密,在肠胃里并不容易被分解吸收。所以,生鸡蛋里的蛋白质,基本上就是在肠胃里过一下,就会被排出体外了。如果经过煮熟后,就不会存在这种情况了。
3、吃生鸡蛋容易得肠胃炎
鸡蛋虽然有蛋壳保护着,但是难免会有病菌侵入到鸡蛋里,甚至是进到了蛋黄的部分。如果吃了生鸡蛋,这些病菌就会在肠道里面作威作福,出现肠胃炎,导致发热、呕吐、腹泻、畏寒等现象。
4、吃生鸡蛋会增加肝脏的负担
没有经过消化的蛋白质,大量的进入了消化道,受到了肠道细菌酶类的催化,会出现腐败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其中一小部分会排出体外,但是大部分仍然留在体内,被肠道吸收进入肝脏,加重肝脏的负担。尤其是原本肝脏已经有受到损伤的人,再吃生鸡蛋的话,就会加大肝功能的受损情况。因此,鸡蛋一定要煮熟后才吃,切记不要生吃。
5、生鸡蛋会导致消化不良
没有吃过生鸡蛋,但也闻到过生鸡蛋的味道。生鸡蛋有一股很特别的腥味,有些人受得了,有些人则受不了。如果吃了生鸡蛋,由于带有的特别味道,会引起神经对消化液的抑制分泌,消化液分泌减少,就容易出现没胃口和消化不良。(99健康网(www.99.com.cn)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