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之后,养生之道尤为重要,尤其要避免无病进补这一误区。
秋天本是气候渐凉、万物收敛的季节,人体的生理机能也会相应发生变化。此时如果盲目进行无病进补,可能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衡,引发诸多不适。比如,过于滋补的食物或药物可能会使体内阳气过盛,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便秘等“上火”症状。而且,无病进补还可能加重脾胃负担,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腹胀、食欲不振等情况。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秋季的特点进行适度调理。体质偏寒的人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核桃等,但也要注意适量;体质偏热的人则应避免食用过多温热之物,可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银耳等。总之,入秋之后要顺应自然规律,避免无病进补,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入秋之后避免无病进补
秋季进补要避免无病进补,避免虚实不分。中医治疗的原则是虚者补之,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否则会适得其反。如果需要进补,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切忌以药代食。
秋季,饮食方面应多吃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补充机体水分,增加维生素的摄入。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多吃具有健脾补胃功效的莲子、山药、扁豆等。秋季人们容易有“秋燥症”,可适当选用滋养润燥、益中补气的食品,如银耳、百合等,能起到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此外,还可以多吃苹果、葡萄等味微酸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的侵入。
秋季如何进补才健康
进补最好先排毒
据了解,各种毒素、废物存留在体内会造成代谢功能紊乱,阻碍气血正常运行、破坏腑脏的功能及腑脏之间的相互协调。在这种情况下进补,机体不但无法吸收补品的营养物质,反而会引发多种疾病,有害健康。因此秋冬进补之前必须先排毒,通得合适、补得适当才能获得真正健康。
补后更需要排毒
有关专家认为,若补得太过,不但不能强身健体,还会引发疾病。因为,秋冬季节传统的食补多用辛热之品,以温阳驱寒,而补药也多以温热药为主,人们往往习惯于纯补、腻补、食不厌精,故秋冬进补不当易致体内阳气过盛,营养物质蓄积化热;易酿生成毒,毒留体内则会引发多种疾病。
如过食辛辣刺激之品可使大便干结难解、致痤疮(青春痘)等症;过食肥甘厚腻则易损伤脾胃,脾胃呆滞、水湿运化无力则引起便秘腹胀等症。加之冬季运动减少,从而抵抗力下降,原有的疾病极易复发或加重。
专家认为,要想身体真的好起来,就要时刻注意身体的变化。只有将进补与排毒结合在一起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下一篇:高钙菜营养价值及药用方法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