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服用药酒虽有一定益处,但也存在诸多禁忌。首先,患有肝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谨慎服用,以免药酒中的成分加重病情。其次,对酒精过敏者绝对不能服用药酒,否则会引发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再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应避免服用药酒,药酒中的成分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此外,服用药酒期间不宜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尤其是西药,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最后,要注意药酒的用量和服用频率,过量服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在服用药酒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的中医师的意见,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服用。
药酒用量,便于服用,某些药物易溶于酒中,效果较水溶液好。酒中的药进入人体后吸收论较快,可较好地发挥治疗作用。此外,药酒容易保存,不易发生腐败变质。
配制药酒的中药应切成薄片或打成颗粒状,然后浸入酒中,酒的度数以50-60度为宜,太低或过高度的酒均会使药的有效成分不易溶出。如用黄酒、米酒或果酒炮制,浸的时间应延长。
药酒的作用之一是祛风湿、舒筋活络,用于骨、肌肉损伤及风湿疾病,如治腰肌劳损常用川芎、当归、牛膝、乳香、没药、防风浸酒;治增生性脊柱炎常用白芍、威灵仙、牛膝、木瓜浸酒;治关节炎常用羌活、独活、桑寄生、牛膝、当归、延胡索浸酒。药酒另一作用是补虚强壮,如人参酒、十全大补酒、参桂养荣酒、当归黄芪酒等。
服用药酒不宜过量,因药物过量必会有毒性。有些老年人喜用药酒代酒饮,这是不合适的,因为药酒是针对不同疾病或体质应用的,如药症不合反而会引起副作用。如平时阴虚内热的人服用鹿茸酒会“火上加油”,使病症加剧。不习惯服药酒的人,可以从小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直到需要量。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宜用药酒,小儿也不应服药酒,年老体弱者用量应适当减少。冬季是服用药酒的好季节,除治疗外还可暖身。患肝炎、心衰、癫痫、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消化道溃疡、肝硬化及对酒过敏的人不宜服用药酒。